李勇妮
摘 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中都显露出一些漏洞。本文首先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进入新时代,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國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虽然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可产生很广泛的社会效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国有资产“补短板、提效益”,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尤为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是国家所有,是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财产的总称。包括国家拨付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有非营利性和无偿性两个显著特点。首先,非营利性。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行政机关、教科文卫等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及各种群团组织,其作用主要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以创造经济利益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其次,占有、使用的无偿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它的所有者及出资人是国家,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使用国有资产并保障其完整和安全。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都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大力推进更加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特点的、从配置到处置各个环节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的框架构建,但在实践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国有资产的配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是由财政拨款购置的,由于资金有限,并不是所有的购置申请都会得到满足,因此,各使用部门在提出购置申请时,并不只是根据本部门实际需要提出申请,而是超出本部门的实际需求多申请。财政部门在编制资产配置计划时,只是将部门的需求进行简单的汇总,没有对当前的资产使用状况进行排查及评估,缺乏有效的事实论证,导致很多尚可使用的资产被闲置,造成国有资产浪费。资产采购时,由于利益驱动,购置事项由一人说了算,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导致购置资产质次价高、脱离实际重复购置及舞弊等现象。在资产验收过程中,工作人员未对购置资产的规格、型号等内容进行现场清点、逐一核对,只是根据收货单将资产配置给申请部门,易造成购置计划的资产与实物不符。
2.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一般不会直接投入生产经营中,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它具有明显的服务性。免费使用的国有资产,让单位长期以来“重资产争取,轻资产管理”。资产争取后,资产分配部门将资产应该是按照申请部门分配,还是按照实际需要分配,又是个问题。再加上国有资产管理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致使大量的尚可使用的资产被闲置,造成极大的浪费。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使用与保管的好坏与自己无关。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资产权责及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在使用过程中无专人管理,使得资产长期处在无维修无保养的管理无序状态,导致资产没有被正确使用,缩短了资产使用寿命,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了公共服务成本。
3.国有资产的处置上缺乏规范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处置上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接受无偿捐赠或盘盈的资产不纳入单位的资产账,形成了账外资产,为舞弊现象留下了缺口;有的单位不定期进行资产排查,应该报废的资产,不及时申请报废,虚增单位资产;有的单位资产出租出借过程中,低估资产价值;有的单位对未达到报废标准的资产,提前报废,变相低价变卖;有的单位在资产处置时,未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私底下定好协议价,做了顺水人情;有的单位不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处置后收入少纳入或不纳入财政专户(特别是账外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出现贪腐现象。
三、解决对策
为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举措,应建立健全从“入口”到“出口”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及审批程序
在国有资产的配置上,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批程序,将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紧密结合,注重资产预算的事前审批,严格按照预算及资产配置标准进行资产配置。各部门在申请资产配置时,要从节约、有效的角度出发,按照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填制资产购置申请表,由部门负责人及申请人签字上报。财政部门应定期对本单位的资产占用、使用及闲置情况进行排查,掌握本单位的资产状况,在收到各部门的资产购置申请时,应对申请部门的资产使用状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对有配置标准的,严格按照标准配置资产,没有配置标准的,按照实际需要,从严控制,合理配置资产,避免出现重复购买和闲置浪费的现象。资产购置应采用合理的购买方式,如:大额资产购置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货单位,对于一些小额的日常零星办公用品,可采用询价或直接购买的方式,避免内定供货商及舞弊现象的发生。收到资产时,财务部门与资产申请部门现场将资产清点,与发货单及购置申请表的规格、型号核对,确保单、表、物信息核对无误,并由申领人填写资产领用单。
2.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资产评价考核及日常监督管理机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的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从源头上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规范资产的购置、入账、维修、处置等各个环节。作为单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增强责任心,将国有资产当成自己的财產去使用、去管理,经过培训、学习,掌握资产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资产。建立资产盘点制度,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清查,及时进行账实核对,对盘查中发现的盈亏、毁损、报废、闲置等资产,查明原因,按照程序报批处理,保证资产账实相符。虽说国有资产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单位可以通过规范使用资产、降低资产损耗,定期对资产保养和维修等方式,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减少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间接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3.规范处置程序,避免舞弊漏洞
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是最容易产生舞弊,应规范资产处置流程,对核实的账外资产及时排查入账;对确需报废的资产,应会同纪委、财政、督查等部门同时实地、实物查看,出具报告,申请上级财政部门审批;对需处置的资产,应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资产的现状做出评估,并通过招标的形式公开招投标,实现资产处置公开化、透明化,防止人为操纵的情况,减少资产流失;处置后资金要按照规定扣除相关税费后,及时、足额纳入非税收入专户管理。这样可以杜绝隐瞒、截留、挪用、坐支的现象发生。
4.建立资产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有效的资产考核评价机制,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的有效保障,因此各单位要增强绩效评价意识,将绩效考核融入实际工作中,设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奖罚分明。同时,加强部门联动,联合纪检和审计等职能部门建立个人绩效与国有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定期进行督查通报,对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人为造成资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国有资产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有利于建设节约型、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强化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意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少资产浪费,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作用,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
参考文献
1.程中月.浅议我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财经界,2017(12).
2.高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财会学习,2018(14).
3.赵洁莹.浅谈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8(08).
4.董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践问题及强化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
5.张霞.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经贸实践,2018(10).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