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专题的高中生物学复习

2019-11-12 07:39沈佳鑫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微专题高中生物学复习

沈佳鑫

[摘   要]以“细胞通讯”微专题为例,通过考点量化、真题引领、知能建构、归纳迁移演绎来实现微专题设立、引领、深入和突破。基于微专题,整合相关知识点,应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关键词]微专题;细胞通讯;高中生物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6-0081-02

“微專题”以 “点”为突破口,涵盖的内容适量,注重回归课本,凝练知识,不再一味地简单重复,而是将相关生物学概念、规律和模型串联起来进行整体把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

借助“微专题”组织复习教学,可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活化知识的运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设置“微专题”组织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以提高生物复习效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量化考点,巧立微专题

微专题的设立应打破常规,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从整体出发构建新的复习体系。此外,在设立微专题时还要注意量化考点,关注热点,抓住重点,围绕疑点,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更高级的逻辑关系以及更加丰厚饱满的知识体系。

以“细胞通讯”微专题复习为例,首先,细胞通讯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这部分内容在细胞膜的功能、神经冲动的传递、血糖调节、特异性反应等模块内容中都有涉及且为其中的重点,并通过多种形式(如材料题、模式图等)考查考生对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掌握程度,及在复杂情境中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

其次,细胞膜的功能、神经冲动的传递、血糖调节、特异性反应等模块内容在《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为“理解应用”[2]。因此对这几个模块内容的重点——细胞通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关于细胞通讯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突破,且获得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奖,这方面内容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对此,教师应巧立相关微专题。

例如,1971年,英国科学家萨瑟兰因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激素的作用机理(第二信使学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7年,日本科学家利根川进因阐明人体怎样产生抗体抵御疾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4年,美国科学家吉尔曼、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0年12月10日第一百届诺贝尔奖颁发,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奥地利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重要的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罗斯曼、谢克曼和德国科学家苏德霍夫的研究也与细胞通讯相关。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剖析重点、量化考点,有效设立“细胞通讯”微专题进行复习,可实现对“细胞通讯”相关知识的精准、高效复习。

二、导入真题,引领微专题

在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合理设定“微专题”后,教师应导入真题,引领微专题,以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深刻化、体系化和灵活化,从而实现高效复习。

[例1]图1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真题的导入既让学生对细胞通讯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让学生对细胞通讯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思考。学生在真题的引领下,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了再认知,并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比较综合等对所学高中生物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建立“细胞通讯”的知识结构。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纲挈领地对细胞通讯的概念、意义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三、知能建构,深入微专题

1.整合相关知识点,扩大知识网络

通过真题引领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整合,得到细胞间的各种通讯方式,再让学生比较分析这些细胞通讯方式的异同,由此得出细胞通讯方式可分成三种:依靠血液运输、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

方式一,依靠血液运输。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激素,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

通过问题引领和对教材图形的剖析,引导学生体会激素调节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经“析图——回归教材”,查漏补缺,从而落实血糖平衡调节及其相关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帮助学生回归教材基础,整体把握相关知识点。

对激素调节中涉及细胞通讯的知识点进行高效复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经血液运输至靶细胞(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发挥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在激素调节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作用于各组织细胞,而这些激素都是需要依靠血液运输的。

方式二,间接接触。信号细胞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并释放到细胞外液中,作用于临近的靶细胞(突触处的信号传递、淋巴因子的释放与传递)。

通过问题引领和对教材图形的剖析,引导学生体会神经调节中突触处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经“析图——回归教材”,体会化学信号释放、传递、接受的过程。

对神经调节中涉及细胞通讯的知识点进行高效复习: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达到一定阈值后,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对体液免疫中涉及信息传递的知识进行高效复习:辅助性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刺激其增殖,分化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方式三,直接接触。需要细胞膜蛋白与靶细胞受体蛋白之间彼此直接接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对特异性免疫中涉及细胞通讯的知识点进行高效复习:在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巨噬细胞的抗原-MHC复合体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的抗原-MHC复合体与辅助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的抗原-MHC复合体与B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等等,均属于“直接接触”这一细胞通讯方式。

通过呈现相关图片、课本知识实例,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整合相关知识点,扩大了细胞通讯的知识网络。学生经“析图——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着复杂的细胞通讯网络,通过细胞通讯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体会生物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2.应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在“细胞通讯”微专题复习中,合理运用知识网络图、微专题、归类辨析等概念网络建构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提升学习能力[4]。通过对高考题的辨析与思考、教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整合,学生可以内化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可以不断地完善“细胞通讯”知识网络(如图2)。

学生经“真题引领——知识整合——网络构建”,明确各种细胞通讯方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细胞通讯的有关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进一步体会到生物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通过细胞通讯有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四、归纳迁移演绎,突破微专题

在构建细胞通讯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辨析经典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各细胞通讯方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综合运用,同时理解细胞通讯的意义。

高考试题源于课本,即便是所谓的难题也建立在基础知识上,学生之所以解题困难是因为对知识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与掌握。通过难点突破与典例辨析,学生对“细胞通讯”这一考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对细胞通讯的知识点也有更为系统的把握,当再碰到类似问题时,也就有了明确的解题方向。

基于微专题的复习应当做到形散而神聚,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滴的收获串联起来,进而实现学习思路清晰化、教学活动线索化,促使教学活动在层次的递升与外延的拓展中实现彼此照应、前后融通,展现内通外联的圆融之美。“细胞通讯”微专题以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種方式为主线,把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多媒体辅助呈现相应的动画和系列图片,吸引学生眼球,培养学生的图形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构建“细胞通讯”知识网络,可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   参   考   文   献   ]

[1]  谢纯政. 新课标下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8(35):88-8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微专题高中生物学复习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
基于生本教育的教材处理与重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