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慧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新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笔者参加《首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对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一个章节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在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体现了教学创新,突出“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思想,对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分析了混合式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实证经验。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10-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获取信息的数量急剧增加,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传统课堂面授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2016年地平线报告》阐明:混合式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整合化的学习体验,并提供灵活的学习支持。出现了两种新型的混合学习方式: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和将慕课与课堂教学和同伴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不同,混合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和慕课、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成为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亦是如此。
二、混合式教学
在国外,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來源于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在国外高校中已占有相当比例。Margaret Driscoll从四个层面概括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他认为混合式学习过程“是基于Web技术(如虚拟课堂实况、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的结合(混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和教学技术(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视频、CD-ROM、基于Web的培训和电影)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
在国内,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是最先将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这一概念引入到中国的。他认为:“所谓E-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 (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祝智庭教授认为:“混合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
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混合式学习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将网络化学习(E-Learning)同传统课堂面授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混合学习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方式,既发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网络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特点。教学过程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对学习者知识的有效构建并促进学生者知识的生成过程。
自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引入后,国内多所高校和专家学者就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和应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许多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尝试,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笔者通过参加《首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对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三、《首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创新大赛》解读、参赛课程设计
2019年5月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总工会发布了《关于举办首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欲打造一批吉林“金课”,选树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勇于在教学上创新并具育人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本科教学名师。大赛的主题是“创智慧课堂,筑吉林金课”。大赛对参赛课堂的要求是:线下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强调混合课堂的重要性,参赛课堂设计要求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特征,同时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特征。
根据大赛通知,本次智慧课堂创新大赛强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创新。
笔者作为选手之一参加了本次大赛,就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对混合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参赛课程设计:
参赛课程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4(第二版)第三单元课文《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教学过程设计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任务布置。
1.课前自主学习环节: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福利制度”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教师通过手机APP为学生上传学习内容,包括视频和文本文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下载并自主学习。教学中采用“学习通”手机APP学习软件,教师与学生在课前下载软件,教师将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料上传至学习通,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cultural exploration(文化探索),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assignments(课后任务)。在课堂的互动环节,学生通过输入课程密码进入本课堂的学习,教师通过该软件实现课堂提问,抢答,提交问卷等课堂互动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a.cultural exploration。这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够比较中美两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异同并描述世界各地的福利制度。共设置三个问题:(1)What is social welfare?(2)Compare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welfare system?(3)Talk about welfare system in the world. 學生根据课前的线上学习和课文阅读,能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b.reading comprehension。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回答课文问题和重点词汇练习两部分。
c.critical thinking。这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掌握了“社会福利制度”相关知识和熟悉课文内容基础上,通过role-play和discussion活动就所给主题进行讨论。
3.assignments。课后任务的布置共有两项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线上批改网布置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业号码进入该作业,在线完成并提交。
本课程设计体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理念和思路,有如下教学创新点:
1.在教学理念方面,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课程讲授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线上学习任务,知识学习的过程转移到课外,而课堂教学则围绕“学生为中心”设置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灵活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2.教学策略方法的创新。运用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实现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设置的问题具启发性,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探讨。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思考。在“Critical thinking”环节应用情景教学,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角色扮演”,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语言情境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资源方面的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用手机APP和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课前通过手机APP为学生上传学习资源,课堂上使用“学习通”软件,课后在句酷批改网平台为学生布置线上作业,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四、参赛课程教学效果课后反思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仍以教师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互动性较差,学生学习效果不好,课堂流于形式。尤其对于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情况,无法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将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后,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将线下教学手段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合理使用学习通,微信学习群,批改网线上学习系统等,有效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学习,有准备的学习;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思维不断增强;课堂互动充分,教学效果良好,体现了教学的生成性。
五、结语
本次《首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是响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举措,有利于更多的教师在信息时代下深入了解和思考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本次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进一步认识了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线上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具体的大班授课上能否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和课堂及课后,如何通过形成性评价机制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状态;在教师制作微课或其他课前教学资料时,如何在技术层面和知识层面更好的设计制作课前学习材料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新的时代下教学改革的产物,其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去支撑,不断发挥线上线下的教学的优势,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DRISXOLL,M.Adaptive e - lear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2(2):105-108.
[2]Garrison,D.R.&N.D.Vaughan.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Principle and Guidelines[M]. SanFrancisco: Jossey——Bass, 2008.
[3]Johnson,R.T.& D.W.Johnson,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4thed.)[M].1994.
[4]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5-10.
[5]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 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6]杨延龙.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信息化变革[J].外语电化教学,2017(4).
[7]朱梅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外国语文研究,2016(8):86-94.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一般规划课题《“微课+翻转课堂”大学英语精读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H180375)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