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忠琴
【摘 要】 民族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大众文化,从古到今都自发地存在于民间传统中。它具有民间自发性、传承性和民俗性的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儿童对当地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继承优秀的民俗文化是当务之急。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儿童体验祖国文化的丰富和卓越,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将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从而依托课程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文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化 幼儿园课程 分层融合
民族民间文化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存在于民间的民众通俗文化,一般划分为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游戏等范畴。民间文化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价值观。民间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一、广泛收集
民族民间文化广泛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当然对當地民族民间文化从小耳濡目染,但是真正要上升到“教育内容”这一层面,很多教师对民间文化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因此,我们开展了贵州民间文化的广泛收集,为地方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做好基础性工作。多形式采集。民族民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靠文字、语言很难体现,这给采集工作带来了困难。我们就采用录音、录像、照片、访问记录等多种形式。例如用方言来吟唱的童谣,用录音的方式;采用录像的方式;古建筑则采用拍照的方式等。通过多形式的采集,使民间文化的收集更生动、鲜活起来。
二、精选内容
1. 追随幼儿的兴趣进行粗选
中国古代学者王阳明强调幼儿教育必须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如果幼儿对民间文化不感兴趣,我们生拉死拽地让他们来学习、感知,那么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因此,第一步粗选要追随幼儿兴趣。我们将收集到的民间文化信息布置成一个图文结合的展览,再配合播放录音、录像等手段,让幼儿自由宽松地感知民间文化。
2. 遵循年龄特点细选
课程所提供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和幼儿的认知经验相符合,是幼儿能够理解、接受、表达的。民间文化多种多样,并不是每项都适合幼儿。因此,在进行具体民间文化内容选择时,我们充分关注适宜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例如,在民间游戏的筛选中,我们删去了“斗鸡”这一内容,因为幼儿年龄小,“斗鸡”游戏借助双方身体的撞击来完成,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适合幼儿。
3. 按照培养目标精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虽然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但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优秀的、积极的、健康的,免不了有些糟柏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育价值来进行进一步的精选。
三、解读文化资源内涵,充分提炼教育价值
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分析每一种民俗文化资源的内涵,提炼出其核心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引导儿童获得审美灵感,激发积极的情感,提高其体内探究能力和趣味性学习。民俗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其本质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把握民间文化的“资源核心”,提炼教育价值。寻找教育活动的线索。例如,“传统节日”课程活动中所包含的祝福、团聚、敬老等人文理念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以“重阳节”为例,我们可以找出以下“资源核心点”:尊敬老人、热爱家人、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享受生活的美好。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开展老幼才艺会、亲子登山、制作品尝等活动,使幼儿在节日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增强资源创新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1. 内容的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不断丰富和创新。因此,我们依赖现代生活。为了增强民俗文化资源的活力,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例如,在民间文学中,经常有一些不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儿童很难理解。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我们把它们改成现在常用的词汇和语境,使孩子们能够理解和使用。在艺术活动中,我们运用黄梅戏曲调等传统艺术形式,演绎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从而成为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教育价值;在儿童创意游戏和区域性游戏中,引入“农家乐”、“ 度假村”、“星光大道”等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新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
2. 形式的多样化
民间文化资源的形态不同,幼儿体验、学习的方式也不同。我们从幼儿的视角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如通过民间艺术区域、民间游戏小组、皮影小剧团等活动形式,将幼儿个人学习、小组学习与集体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风筝节、植树节等节日活动,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民间体育运动会、民间玩具大比拼等活动,使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挖野菜、采春茶、访名人、探古迹等活动,将幼儿的学习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大自然……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高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
总之,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成长需求的变化,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研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策略,让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做得来”,在欣赏、体验、探索、合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吴志芳.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1).
[2] 杨莉君.幼儿园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3] 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