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30 18:49杨光莹王媛马葵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集束化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杨光莹 王媛 马葵花

【摘 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7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其中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对照组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44%,比对照组26.67%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少;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76±2.48)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4±3.93)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和7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集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187-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科手術中的一种严重术后并发症,指的是患者静脉腔内的血液发生异常凝结,并导致静脉管腔堵塞,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身心方面的痛苦,同时也会延长患者病情愈合的时间和出院时间[1]。对骨科科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本文对2017年7月到2018年12月期间的9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7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其中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骨科手术的相关临床指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知情;排除了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了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在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62-84岁,平均(72.83±4.73)岁,在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61-86岁,平均(73.21±5.24)岁。观察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非常接近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一是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观察;二是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三是对患者实施常规饮食指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45例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具体的集束化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2.1 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

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临床手术情况、患者的营养状况、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相关资料与信息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1.2.2.2 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

一是护理人员要主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搭建一个良好的护患沟通平台,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负面情绪的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干预和疏导,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积极配合治疗。二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制、预后影响、预防和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纠正患者及其家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和依从性。

1.2.2.3 运动锻炼干预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除了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之外,可以让患者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让患者从床上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逐渐过度到下床,鼓励患者尽早下床,并循序渐进的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的数据资料均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在观察组中,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2例,在对照组中,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12例;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44%,比对照组26.67%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少;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76±2.48)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4±3.93)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和7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3 结论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中,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与同类研究中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相似[3]。

总而言之,对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薇,马运侠.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3):447-448,454.

[2] 李翠翠,胡靖,苏向妮等.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在外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0):3813-3816.

[3] 李喜迎,程月起,韩晓兰.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集束化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