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DNA检测与TCT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9-10-30 02:13戴慧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宫颈病变

戴慧

【摘 要】 目的:对早期宫颈病变应用高危型HPV DNA检测与TCT诊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6例早期宫颈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患者实施高危型HPV DNA检测+TCT诊断,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单纯TCT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89.47%、灵敏度92.07%、特异度93.17%、约登指数72.39%、阳性预测值90.32%、阴性预测值88.72%,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76.32%、灵敏度74.15%、特异度72.06%、约登指数60.12%、阳性预测值68.91%、阴性预测值71.48%,数据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均比较高,(P<0.05)。结论:临床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时,建议实施高危型HPV DNA检测与TCT联合方案。

【关键词】 高危型HPV;DNA检测;宫颈病变;TCT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067-02

近年来,宫颈病变的发病率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一旦诊治不及时,导致病变持续加重,极有可能引发癌变[1]。据统计95-100%患者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宫颈癌。所以,及早诊断宫颈病变对预防宫颈癌发生有关键性作用。实验选取76例早期宫颈病变患者,现将诊断方案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早期宫颈病变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患者实施高危型HPV DNA检测+TCT诊断,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45.07±0.39)岁,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单纯TCT诊断,患者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45.04±0.43)岁,所有患者入院前1周未使用阴道疾病治疗药物,其临床资料可比,组间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TCT诊断,取标本放置于Thinprep细胞保存液容器中,处理制片仪器:美国赛迪公司生产的Thinprep2000,同时采用巴氏染色。最终的诊断结果应用TBS分级,其中细胞学阳性:ASC-US及以上级别。

观察组:高危型HPV DNA检测+TCT诊断,取样本,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生产的高危型HPV DNA试剂盒、DMI2000TM基因杂交扩增仪分析检测,其中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标本的多种HPV高危亚型进行检测,高危亚型具体包括: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8、HPV59、HPV68。阳性结果判断标准:HC2以HPV DNA超过1.0RLU/CO。具体结果以WHO制定的《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诊断标准进行判定。阳性:病理组织学为SCC或C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观察,详细统计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专用软件(SPSS20.0)对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描述过程中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依次分别用±标准差和%表示,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P<0.05。

2 结果

详细见下表1:有表可知,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够对人体皮肤黏膜造成鳞状上皮增殖[2]。近年来,性病中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不断提升,而人乳头瘤病毒发生后的临床表现有尖锐湿疣、寻常疣等,一旦出现病毒感染,极易引发宫颈癌、肛门癌等严重病灶发生[3]。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性生活频繁、年龄等有一定的关系,及早发现对预防宫颈癌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TCT检查,能够反應患者宫颈细胞的形态,且该种检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是临床诊断筛查宫颈癌的常用手段[4]。但由于检查过程中对宫颈细胞的取样不规范,甚至存在制片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疾病诊断率[5]。而高危型HPV检测方法,是利用HC2法,对宫颈细胞进行检测,通过判断13种高危亚型并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显著提升了疾病诊断率,对早期防治宫颈癌有巨大的帮助作用。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TCT与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判断有显著的价值。

综上,临床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时,建议实施高危型HPV DNA检测与TCT联合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艳,王欢欢,程龙海.高危HPV基因分型PCR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4):740-743.

[2] 姜昭敏,张艳明,赵静.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联合新柏液基细胞学检测初筛宫颈癌的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11):1336-1338.

[3] 董婕,陈瑛瑛,王凯怡.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癌基因-E6/E7 mRNA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4(05):527-534.

[4] 刘欢,蒋花香.高危HPV检测联合宫颈细胞液基检测对宫颈上皮瘤变及宫颈Ca早期诊断意义[J].现代医院,2018,18(07):1061-1064.

[5] 潘敏,邓再兴,桂启芳.液基细胞学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5):2208-2210.

猜你喜欢
宫颈病变
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观察
FRD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病变检查中意义的研究
高危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的相关性
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对LEEP治疗宫颈病变患者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宫颈DNA异倍体检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研究
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观察
不孕症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