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
【摘 要】目的:对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下LEEP刀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宫颈激光烧灼法对对照组治疗,应用阴道镜下LEEP刀对试验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00%)相比明显较高,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下LEEP刀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阴道镜;超高频电波刀(LEEP 刀) ;宫颈病变
子宫颈病变是大多数的女性其生殖器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的发病因素种类相对其他疾病较多,一般包括性生活过分紊乱以及过早的结婚生育、在性交过程中的各种性病的感染等,感染的细菌主要是人类孢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1]。因此,我院为进一步研究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下LEEP刀实施治疗的效果,特选取100例患者资料,研究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女性患者中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5.35±15.1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6.78±8.92)个月;试验组女性患者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4.45±14.81)岁,病程5.5个月~5年,平均病程(25.97±8.65)个月。确保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实施前的3d内,患者需停止性生活,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方法消毒,将CO2的激光波长调节至10.6μm,设置可调节功率,对组织实施准确的扫描,扫描范围超出边界的2mm[2]。
试验组:在患者月经后的3d-7d,给予患者局麻处理,并协助其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镜下将宫颈暴露,将病灶组织环形切除,使用电凝笔止血,并手术后压迫止血,缝合,手术完毕[3]。
1.3 观察指标
显效:无手术病灶残留,半年内未见复发;有效:部分手术病灶残留,半年内未见复发;无效:存在手术病灶残留或半年内出现复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给予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情况
分别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00%)相比明显较高,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宫颈病变的发病率近几年来呈现升高的趋势,临床上对宫颈病变的发病因素并没有准确的解释,但与女性患者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某种病毒对患者的宫颈的正常形态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主要是对女性患者的生殖器官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4]。
临床上,针对宫颈病变,多采用宫颈激光烧灼法实施治疗,但其临床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LEEP刀手术措施是近几年来临床上新兴的一种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方式,其主要是由多种不同型号的高频率电刀组成的,在连接电极后,产生的电流对宫颈处的病变组织实施处理,强大的电流能量能够对病变处得软组织进行穿透,导致病变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坏死,进而促进组织的重新建立。将阴道镜与LEEP刀联合应用时,在阴道镜的视野下,使宫颈病变位置清晰可见,使治疗的过程全程可视,进而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且对病灶部位能够彻底的清除,减少残留病灶的发生,确保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几率能够较大程度的下降,提高患者治疗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使广大患者对治疗的过程以及效果更为满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5]。本研究中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00%)相比明显较高,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下LEEP刀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复发的几率,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桂香.阴道镜下LEEP刀诊治宫颈病变79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0,50(7):5-6.
[2]常丰葛.阴道镜检查结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0(4):7-8.
[3]董诀,沈娟慧,徐晓清等.阴道镜检查结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500-2501.
[4]陈文娟,朱丽华,黄雪芳等.阴道镜检查结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18):25-26.
[5]闾红茹.阴道镜检查结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5(12):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