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数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它对培养高层次小学教师有很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小学新课改的实施,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希望对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对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有所贡献。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等数学;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新课改
一、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有关志士指出:“现代产业的根本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根本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在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的根本在师范教育。” 的确,师范教育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关系着教师的素质,关系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少年的成长、祖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师范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有人呼吁:“让教师成为最伟大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優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无疑,师范教育应培养“最优秀的人”,为基础教育培养最强的师资。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师范教育已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就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教育来说,还存在着内容不对口、方法不科学、手段不灵活、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多年来,尽管有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很多是换汤不换药,教学内容与非数学专业理工科的高等数学简直是双胞胎,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也和非数学专业一样。这显然忽视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无法满足“为小学教育培养更多‘最优秀小学教师”的要求。
二、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一)改革要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来进行
首先,小学教育专业属于高等师范教育专业。高等师范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师范性是师范教育强调的第一属性。《中国教师报》铁华等也撰文指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课程设置与实践应突出实践性。”所以,“师范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首要属性。
其次,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师范教育的其它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应同师范专业中的数学教育专业区别开来。二者虽都属于师范教育专业,但小学教育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显然没有数学教育专业那么精深。通常,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学数学教师,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全科教师。新的时代,小学教师要有从事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要有组织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有些学校已经要求小学教师能胜任一个班的多门课程的教学。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模块,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结构,而是要有综合多方面知识的能力。因此,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是一种“通识文化教育”。“通识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又一属性。
综上,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不应定位于精且深,不应走“理论型” 、“学术型”的路子,不应过多强调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定位于广而浅,应走“师范型”、“应用型”的路子,强调知识的思想性、思维的开放性,应充分体现“以当小学教师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应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改革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革新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教育人才,是培养献身教育、自强不息、广采博纳、业务精湛的小学教师。基于小学教师的数学素质要求,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不应只是传授数学知识,而更应是培养师范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方式,拓宽师范生的数学视野,增强师范生的数学素质。从内容上看既要介绍高等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又要适当介绍一点数学发展史、经典数学问题、广泛应用的数学方法和现代数学的点滴以及用高等数学思想理解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史实来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思想方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等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基础知识方面应当以一元微积分、概率统计、数论等为主,当然都不应像数学专业那样深刻,应把握好“度”。微积分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理论思想,对于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基本概念,应关注相关的实际背景,突出概念的思想内涵;对于理论和计算,可不加证明地引入数学理论的重要结论,突出对结论的应用,突出计算蕴含的思想方法而不过于追求计算的技巧性。概率统计知识当然不需要全面学习,但具备一定的概率统计知识,是未来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应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教学内容。数论知识与小学中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问题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等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应适当选取一些数论知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师范生的数学素质。
(三)改革要注意和高中内容的衔接
早期高中数学的有些内容,随着高中数学的改革已“人去楼空”, 如果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仍以这些内容为基础,那么显然会出现知识的“断层”现象,学生会感到非常突然、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例如,微积分中的六类基本初等函数,一般《高等数学》教材都以“中学学过”为由一笔带过。然而调查的情况却是:对于基本初等函数中的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反三角函数,现在的学生在高中并没有学过。的确,在早期的高中数学里,有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反三角函数这些必修内容。但是现在的高中数学里,这些内容并不是必修的。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时,应补充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反三角函数知识。
另外,高等数学的有些内容已下放到高中,如微积分中导数的概念、四则运算方法等,如果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继续详细开设这些内容,显然是重复行为,某种程度上甚至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疲倦现象。所以,像这些高中已有的高等数学知识,在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时,应适当简略或一笔带过,应重点补充完善中学没有的微积分知识,如极限知识、导数运算中的转化方法(反函数方法、复合函数求导法,简介隐函数求导法)、寻找原函数的方法等,体现相应的数学思想。
总之,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充分考虑和高中内容的衔接,尽量“少重不漏”,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毕文玲(1974-),男,河南南阳人,主要从事师范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