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蕾
摘要:本文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教学为例,探讨从教学现状、应用背景以及创新思路三个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的简要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作为支撑信息系统的持久化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对于数据库应用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教学发展和学科建设要求,创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
数据库是格式化的数据存储系统软件,是人们为了便于管理和组织各种数据信息所开发出来的。数据库技术的各种安全保障机制,为提高数据信息的保密性提供了软件技术支撑。就目前而言,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系统主要有小型数据库、中型数据库、大型数据库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微型数据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大量应用目前适应于分布式计算的网格化数据库技术(非格式化数据库)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此可见,数据库技术作为支撑信息系统——发挥数据持久化功能的重要组件,是极其关键的部分。
鉴于上述原因,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非计算机专业对于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把握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数据库技术的用人需求,创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应用学科建设显得愈发紧迫,下文将从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事件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科定位模糊
非计算机专业在“数据库技术应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科定位模糊是目前存在主要的教学问题之一。最为常见的学科定位通常是死板硬套计算机类数据库应用教学目标予以设定的,由于缺乏相应的前置理论基础,不能突出非计算机专业以应用为主的教学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抽象性较强、学习难度过大,最终使得整个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应用课程,如何破除当前学科定位不明、专业特色无法凸显的数据库应用定位是亟待解决的学科设置问题。
(二)教学手段传统
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同样是当前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以常见的教学实践为例,一般是教师先讲授必备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真实的上机环境由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正如上文所述,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前置理论基础,面对相对抽象的数据库理论往往显得无从下手,再加之实际的上机环节由于软硬件环境的不同,面对稍微复杂数据库软件如SQLserver更无法从容应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熟悉软硬件环境的内容上,真正的数据库操作反而极为有限。一些教师以说教式为主,对于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也仅仅是教材与电子课件PPT的机械转换,无法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必然引起教学质量无法保障的教学现状。
(三)教学评价单一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数据库应用的教学评价目前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一些院校还会结合学生平常的上课出勤率等日常表现为参考给出评价,总体而言,这种与其他学科教学无异的单一性教学评价,对于应用技术类的学科显得过于简单,无法凸显其学科应用特点。一些学生往往在考试前突击记忆就能拿到高分,而实际的应用能力却明显不足,出现了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而言,破解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评价手段,使得教学评价真正反映出学生对于数据库应用理解和使用水平,未来教学创新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施
(一)加强学科定位,凸显专业应用特点
要进行数据库应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首先应加强学科定位,凸显专业应用的特点。院校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学科教学细化,一般而言可根据文理科将非计算机专业进行整体性的分类,再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同样的在进行授课时,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以Microsoft系统中的Access数据库为例进行讲授,突出应用的特点,建议基础理论简单的涉及即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Accesss数据库的设计、数据表的增删改查等内容;对于理科类的学生而言,则建议讲授相对复杂、功能更加完备的MySQL或者SQLserver数据库,既满足理科类学生对于数据库的理论要求,也能一定程度上掌握通用型数据库的应用技能,当然院校还可以根据理科专业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处理。总体而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对于学科定位一定要突出“应用”的特点,并根据实际专业进行进一步调整。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明确了学科定位后,创新教学方法则显得极为关键。数据库应用课程具有典型的计算机操作特点,再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多以应用为主的基本定位,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以练代教”的教学方法创新,将传统的讲授式过程进行翻转,直接进行实例练习,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快速上手进行实践,在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之后,再进行相关理论的讲授,从而实现了“实践夯实理论”的颠倒式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传统的“讲授+实践”为主要过程,重点是在进行教授的时候应以实际的案例演示为主,学生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性的描述,将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实例化、具体化,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实际的数据库技术应用过程。在实际的教学创新过程,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的应用,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创新,以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的应用,构建趣味性课堂
数据库类的计算机教学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互联网上有着海量各类资源,因此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提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不仅仅利用PPT资源进行教材内容的简单转化,还应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提升媒体素材丰富度,有效的利用网络上的微课视频资源、学习平台、影像资料、文字表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讲授教材中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还应从互联网中数据库平台的研究动态、发展技术以及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等方面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这正是当前高职院校数据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和提升的部分。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阶段性总结,多元化的评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真实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应打破传统单一的“一刀切”——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价,落实教学过程评价、实践应用评价与考试成绩等综合的评价方式,并通过百分比的形式凸显不同专业对于其应用实践能力的要求水平。其次,鼓励学生进行数据库系统与其他技术的相融合应用,计算机系统单纯的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是不现实的,其应用过程必定是与某种数据库操作软件或者编程接口向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学生如能进行融合应用应进行适当的鼓励。总之,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对于创新非計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要加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予以创新,实现其学科教育的创新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昳.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新思路[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7):248-250.
[2]王兴柱. 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3):75-76.
[3]陈红玲,李昱. 任务驱动法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应用——以非计算机专业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3):80-81.
[4]喻梅,于健,王庆节,葛卫民,吴虎统,雷霆.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