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2019-10-28 03:06李芳芳黄巨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莫沙

李芳芳,黄巨霞

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延安 716000)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因十二指肠或者胃的内容物返流到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炎症反应,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是引发反流性食管炎主要原因,它会使食管内流入胃酸、胆汁酸等腐蚀性液体,从而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病变[2-3]。临床表现主要有烧心、反酸及胸痛等,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方法应用抑酸剂和促胃动力药物[4]。本研究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28名。其中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3.25±8.19)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病程(18.26±6.34)月。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6.25±9.36)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病程(20.46±7.19)月。纳入标准:患者在治疗前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同时伴有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接受过胃食管和十二指肠手术的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④1周内服用过其他治疗胃肠疾病等药物者。本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61220,10 mg×7s×2板/盒)和吗丁啉(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30 s/盒)。雷贝拉唑用法用量:10 mg/次,1次/d。吗丁啉用法用量:10 mg/次,3次/d。

2.2 观察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61220,10 mg×7s×2板/盒)和莫沙必利(国药准字H19990317,5 mg×24 s/盒)。用法用量:莫沙必利5 mg/次,3次/d。雷贝拉唑用法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非甾醇类抗炎药物、影响胃肠动力药物以及抑酸剂。患者同时还需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休息,禁止饮用浓茶及咖啡等刺激性饮品,禁食用辛辣食物以及难消化的食物,治疗时间为1个月。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HP)治疗后清除率,清除标准:在胃窦、胃体处取样,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 Giemsa 染色,两项试验结果均显示阳性则提示HP感染,两项试验均为阴性则提示HP清除;②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7 (IL-17)和白介素-23 (IL-23)水平。具体方法为:收集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这两种因子的表达水平;③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收集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含量;④对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估,具体评价指标为: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甚至加重。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清除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HP清除比例差异显著,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清除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液IL-17和IL-23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液IL-17和IL-23水平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间此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23水平也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液IL-17和IL-23水平比较(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液IL-17和IL-23水平比较(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较对照组提高比例更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5]。其主要病因为:抗反流屏障被破坏,食管酸廓清功能发生障碍,同时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也受到损害,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裂孔疝,妊娠期呕吐,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良以及幽门梗阻等[6]。目前临床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点时抑酸、促进胃排空及抗返流[7]。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发病年龄范围较广,成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则相对较低[8]。中老年人、肥胖者、吸烟者、饮酒及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9]。

本研究对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HP的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10]。临床上治疗关键为减少食管反流、减缓胃酸分泌,以改善贲门括约肌的功能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1]。邵长江等[12]研究表明,根除HP可缓解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显著。但有学者认为,HP感染可能对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HP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反流性食管炎等级的加重,患者HP感染率反而降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阴性与阳性相比,食管炎等级更严重[13]。两种结果出现的不一致现象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讨论。IL-17是一种由T细胞亚群中的促炎Th 17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此因子可调节炎症因子IL-16和TNF-α的级联式激活[14],IL-23与IL-17同属于促炎信号通路。IL-23与IL-17的表达水平对体内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15]。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这两种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6]。胃泌素是一种活性肽,几乎对整个胃肠道均起作用,它可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促进胃窦及胃体的收缩,增强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幽门括约肌的收缩。胃动素是一种消化道激素,其作用是增加结肠运动,血液中胃动素水平升高会加快肠道蠕动速度。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观察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升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王学习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质子泵又被称为胃酸泵,其本质为H+/K+ATP酶,是胃分泌H+的最终途径,它存在于胃细胞分泌小管的细胞膜,借助ATP供能进行H+-K+交换。雷贝拉唑可以通过附着在胃细胞壁表面来抑制H+/K+ATP酶,进而抑制胃酸的分泌,研究表明此药物具有较高的血液浓度和生物利用率[18]。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类药物,其能够通过加快乙酰胆碱的释放来进一步刺激胃肠道,从而提高使胃肠道的协调性及动力,防止胃内容物质接触到食管黏膜,同时还能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以此来抑制反流。此药能在不影响胃酸分泌的基础上,同时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莫沙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胃泌素-17的临床研究进展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