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晓敏
摘 要 音乐可以陶治人的性情,引导对爱与被爱的向往,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强化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感情。教师把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音乐的独特魅力,可以让课堂灵动起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堂;音乐;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3.5,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55-01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应准确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努力营造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氛围,以增强教学效果。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音乐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都能通过它得以表现,它强烈地影响、感染着人们。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歌曲来导入课堂,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例如,在“探问生命”教学活动中,我播放了《丹顶鹤的故事》歌曲;欣赏完音乐后,我马上抛出一个问题“一位大学生为救一只丹顶鹤献出自己的生命,值不值得?”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知识,提出小组看法,派代表发言。持“不值得”观点的学生认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作为一个大学生,她本来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现在为了一只动物献出了生命,太可惜,不值得。”持“值得”观点的学生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她对社会的贡献。徐秀娟用她的生命挽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这种行为能够唤起更多的人去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她的行为是值得的。”在音乐营造的感人情境下,学生热烈地参与讨论、发表观点,主动从课本上获取知识。
(二)运用音乐使道德与法治课理性内容感性化,启迪人生
初中生正是理性思维发展的时候,但发展的水平并不高。音乐有时就有助于这种建构过程的顺利完成。而音乐的这种作用最少能直接地推动学生愿意、乐于去完成这种建构。
例如,在“走向未来”这一课的讲授即将结束时,笔者让学生和自己一起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接着,笔者设置问题:“这首歌告诉我们要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呢?”学生纷纷回答:“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理想。”“要对自己的理想充满希望,不断去努力”……充满力量的歌词,激励起学生对实现自身理想的信心和勇气。之后,笔者进行课堂小结“虽然理想与现实之间难免会有距离,但只要你们能坚持不懈努力,你们的未来就一定不是梦。”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他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音乐有效地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
(三)运用音乐辅助道德与法治教学,力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
音乐是富有灵感的,这种感觉可以伴随着音乐有感而发,这种情感要远远大于自然感受,音乐教育很自然地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内心的感受,使心灵得到舒展。在讲授“亲情之爱”时,《鲁冰花》的音乐旋律响起,一些学生就慢慢开始哼唱,唱到动情之处,有的学生想起在外打工的父母不禁潸然泪下,一曲《鲁冰花》让学生想起父母的多少辛劳和对自己的多少关爱!学生紛纷反省:以前自己与父母沟通不够,有时可能父母方法不当,但自己理解不够,过于任性。学生充满了对父母的爱来学习这个内容,想他们平时所没有想到的事,就能够做他们平时没有去做的事。这样,学生们对父母的很多不解甚至怨愤随之瓦解,冰释前嫌。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是音乐激发出了他们内心对父母的爱。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音乐的反思
(一)选取的音乐在主题上必须符合教学要求,内容正面、积极向上
如体现“孝敬父母”这一主题的有《感恩的心》《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等;体现“感恩老师”这一主题的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园丁之歌》等;体现“热爱祖国”这一主题的有《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我爱你我的祖国》等;体现“感恩自然”这一主题的有《春天里》《这就是爱》《世界因你而美丽》等;贴近生活与成长道路的歌曲总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不仅仅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感染了心灵,更能对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选取的音乐类型应考虑深受当下学生欢迎的流行音乐
如在进行“激励人生自立自强,执着追求理想”教学时,使用周杰伦的《蜗牛》、李宇春的《唱得响亮》、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在讲到“孝敬父母”时,使用群星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相亲相爱一家人》;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由于学生对偶像的崇拜,通过偶像演唱的歌曲告诉他们人生的道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尽量能自弹自唱
这样既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又能够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自弹自唱,用音乐与学生进行快乐地沟通,一些正确的观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们更喜欢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而不是板起脸来说教,这种方式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吸引力。
三、结语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只要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充分应用教育智慧,就一定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屠德援.浅谈音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US style='font-size:9.0pt; mso-bidi-font-size:11.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mso-fareast-font-family: 方正楷体_GBK'>[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