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由于班额大,同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一现象经常困扰着教师。怎样在大班额教学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理念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大班额教学 策略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班级的容量普遍偏多,大班额教学是中小学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班额大,同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一现象经常困扰着教师。怎样在大班额教学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理念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
二、高中数学大班额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1.在高中数学大班额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预设了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而忽视了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而基础差的学生却难以理解,教学效果总是让教师不满意。
2.在高中数学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批阅、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中不能有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持续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造成数学学困生成绩长期较低的主要因素。
3.在高中数学大班额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学习成绩为主,对低分学生的负面评价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对成绩居于两端的学生关注更多,而绝大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得到的关注最少,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充分发挥出激励和教育的功能。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主体和观察角度的单一会造成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对学生负面评价有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提高高中数学大班额教学效果的对策
1.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加强分层教学的意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分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在进行学情分析时要通过课堂观察、课堂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班级学习氛围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最后将学生划分成程度不同的几类。
第二,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习题、作业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要针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遵循小步骤、多角度的原则,使问题的设定能层层递进,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在讲授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常见方法时,由于构造法对思维要求较高,因此并不要求每一位同学都掌握。在作业的布置中,对个别基础弱的同学多布置基础题,对数学学习较突出的个别同学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第三,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注意自己的分层设计是否达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的目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展。
2.“小先生”制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
由于大班额教学下,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有限,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有限,而从全班选出一部分学生为“小先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班“教师”的数量,通过“小先生”帮助其余的学生学习数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
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是这样做的,先从全班选出数学学得较好的一部分学生为“小先生”,人数约占全班的三分之一,笔者所教的班级座位共有三个大组,每个组又分成三列,把“小先生”的座位安排在每个大组的最中间一列,两边再根据异质同组的原则安排其他学生。笔者首先对“小先生”进行一些培训,讲明要求和任务,“小先生”所要完成的任务有:在数学课上讲解习题的做法,给两边的同学讲解问题,检查两边同学的公式记忆、作业完成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织两边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由于要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先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强,而且他们的责任心也比老师预期的强很多,而其他同学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随时请教“小先生”,这样比不会也不好意思问老师要好很多,部分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学生,也在“小先生”的督促检查下,学习主动性也明显提高。
3.教师要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教育的功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改变 “只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观,在分数面前除了个别排在前面的,大部分学生只会感受到失败的打击。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达成。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要在关注知识掌握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态度、方法和习惯,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数学课堂中,对于同一题目,不同的学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显示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和习惯,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错误则要分析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思维、方法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问题,同时也帮助教师对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另一方面,学习态度决定着学习效果,因此,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长期的关注,并及时进行反馈与鼓励性评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评价还需要让家长、同学都参与其中,各种评价主体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可以对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
总之,对学生多一些欣赏的眼光,多关注学生在学业中的进步,多一些建议与鼓励,更多关注学生的潜能,比如,已掌握了哪些知识,还需要什么改进和提高,这样的评价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学生更积极去改善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简介:常瑞丰(1972.11-),女,甘肃酒泉人,中级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