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研究

2019-10-23 13:42祝晔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文化模式

祝晔

【摘   要】  从学校文化出发,立足学生发展的要求,采用综合整合模式和改造重组模式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体现学校文化建设与新课程的整合、互补与深化,养成学生的多方面品质。

【关键词】  学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从学校文化出发,立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挖掘课程资源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体现学校文化建设与新课程的整合、互补与深化,养成学生的多方面品质。笔者对本校莲文化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依托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洁雅若莲,以莲沁人”是学校在莲文化和素质教育的融合中挖掘出来的办学理念,有着校本的解读和自我的实践方式,形成了稳定的学校文化,并且逐渐为学校和社会所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是响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而设置的,对于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落实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需要结合本地特色,“洁雅、和谐、开放、向上”的教育目标需要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的方式来达成,因此,融合莲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能够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进程,打造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莲文化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

1.综合整合模式

(1)综合资源整合规划利用。整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序列,能形成學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实施体系。

我校在莲文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目标设定:以多样的、开放的活动,培养品行洁雅、向善向上的阳光儿童,成就自主创新的教师,促进学校社区和谐发展。围绕目标,安排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并对各年级提出了具体选题建议。

(2)综合各学科整合实施。学校文化的建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文化提升,二是学生的文化构建。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人本因素,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从事研究的道路,这种研究,是一种思想解放与文化创新的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的教师所带领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①学科课任老师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整合。学科课任老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老师两种角色统一起来,实现指导力量的整合。各任课老师根据自身特长、学科优势选择并设计各种活动主题。如“家乡的莲”,美术、语文、音乐、舞蹈老师带领学生感受莲之外在美和内在美,咏莲、画莲、唱莲、编莲的舞蹈等等。②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目标的整合。传统的教学以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为主,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培养能力,重在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学科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参考学校的育人目标,兼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③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式的整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校“洁雅、和谐、开放、向上”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如科学学科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之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学科拓展性探究:搜集各种叶子的图片,叶子制成的各种工艺品,有关叶子的诗文故事,从叶子中你还获得了哪些知识等,化封闭为开放。当然,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变化,发现老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2.改造重组模式

我们看到很多致力于素质教育所做的努力,开发课程如火如荼,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学校争得许多荣誉。但是我们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思考,作为主体的学生们在种类繁多的活动中忙忙碌碌,获得的是碎片化知识和能力。

碎片化的活动之于教师组织起来相对方便,目标单一,形式单一;之于学生,长期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和进行碎片化的活动,思维会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不善于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所学技能,形成孤立、静止、片面的价值观。碎片化的教育不利于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鉴于此,我校进行实验,重组活动链,将活动课程化,注重过程,克服活动随意性、形式化,化零散为整体,向活动要实效,使学校文化建设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达成莲文化为基础的育人目标。

(1)通过改造重组活动链,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能建立完整的信息结构,改变碎片化的思维,能调动已有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活动中并产生新知识技能,使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动手操作、组织策划、组织管理等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2)通过改造重组活动链,改变学校传统活动等随意、零散和形式化的窘境,以主题活动将它们串联起来,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活动品质。

(3)通过改造重组活动链,创新活动实施方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选择了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生成和发展动力的学校文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将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支点,在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将发挥其应有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文化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