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依睿
【摘 要】 STEM作为正在美国大热的课程理念与我们对学前教育领域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愿景有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幼儿园区域作为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资源,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STEM理念对某幼儿园材料的投放的现状及解决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幼儿园科学区创设的途径、方法、原则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幼儿园科学区;创设
众所周知无论幼儿园哪一个区角环境创设都需要遵循公认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而作为每一个不同的活动区角又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性特点和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区域创设原则,拿本次研究的科学区来说,已有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陶纪秋曾提出“幼儿园科学区环境创设有探究性原则、互动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三个原则”[1]这一观点,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原则比之一般原则更具有针对性且更能体现科学区的特征。在对上述原则的理解接纳的基础上,我引入了STEM教育理念的新要求,尝试归纳出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进行科学区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STEM教育理念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STEM教育源于生活中的问题,STEM教育契机又服务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培养契机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孩子最喜欢问的就是“为什么?”这些科学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幼儿,我们必须在环境创设中把握好生活性原则,才能更好地让幼儿与科学区环境进行高效的互动。
二、探究性原则
探究是幼儿科学学习的必经之路,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区创设原则与目前所提倡的科学区创设原则两者都需要强调探究的重要性。《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探究性原则是幼儿园科学区创设的必要原则之一。
三、整合性原则
通过了解STEM教育模式后我发现此理念下的课程或项目活动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域内容进行整合。整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学科的教育内容是对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极为有益与更高效的途经,往往这样的整合也能发挥了1+1>2的作用。
四、操作性原则
幼儿园科学区作为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场所更需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完成对好奇事物的研究与探索。STEM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幼儿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理念引导下的科学区创设要教师重视工具、材料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满足幼儿,提供科学探究所需的一切操作材料与良好的操作条件,鼓励幼儿动手动脑通过实验操作,尝试完成“工程设计过程”,最后依靠自己的实践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因此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科学区时就必须考虑到在设置的科学区里孩子是否有观察、动手创造、实验和合作探究的机会。也因此区域中的材料必须是有结构性的材料即活动材料内含有的科学性知识。在STEM理念指导下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设置幼儿园的科学区:
1.空间位置上调整
首先从空间布局上来说,地点拥有良好的采光(有利于幼儿探索关于光的初步科学知识);能保持安静的氛围(科学区的探索活动需要儿童专注、耐心、动脑筋思考且这些学习品质也正是STEM教育理念希望教育者通過一定途径帮助幼儿发展的良好学习品质);有利环境整合空间布局(如离植物角的距离,水源的距离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2.优化 STEM理念下各类材料的投放比例
STEM理念下的四类材料(科学类、技术类、工程类、数学类材料)都有着自身独特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忽视任何一种材料的投放都无法使幼儿全面地提升科学素养。既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科学类与数学类材料的合理投放,又要逐步有意识地增加技术类与工程类材料的投放比例。举例来说:就幼儿园经常见到的班级植物角内的材料提供来看,老师们在科学区域内不仅可以提供适量纸张为幼儿设计观察或记录表提供支持(即工程类材料),还可以提供相机、录音机等技术类材料,这些STEM综合材料都能更全面地帮助并鼓励孩子主动去观察和记录植物成长的过程。
3.以跨学科的思维整合性的投放材料
新理念下的除了各种材料合理比例的提供,我们还需要以跨学科的思维整合性的投放材料,尝试多个学科的融合与渗透。那么如何做呢?我建议尝试以项目活动为思考或问题导向进行材料的投放。
4.让环境帮助幼儿在科学区中尝试完成STEM教育理念倡导的“工程设计过程”
STEM教育理念提倡的工程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类似于行动研究的模式,它包括提问、想象、计划、创造、完善五个步骤,五个步骤就像一个循环,头尾相接,步骤间可以互相反复,最终通往预期研究(设计)目的的结果。
那么怎样可以达成这一目的呢?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支持性材料、布置一些探索流程图与科学研究步骤引导等相关内容来达成。我基于STEM教育理念倡导的“工程设计过程”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在幼儿园(大班)尝试设计并布置了以下科学探索过程引导图:
(1)猜一猜(假设)
(2)画一画(做计划)
(3)试一试(操作)
(4)想一想(是否能得出结论或是否达成目的)
(5)改一改(环节改进、验证与分析比对,该环节能力要求较高,更适用于中班下及大班的幼儿)
(6)说一说(分享成果)
在幼儿理解了上述流程并再投入于科学区的活动时,活动的专注程度明显提高,在进行科学探究时的随意性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过程对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了实质性的帮助,也能呈现出最为理想的科学区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陶纪秋.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