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730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
据相关报道指出,消化系统肿瘤比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数的50%以上。对于早期患者而言,由于尚未出现远处转移,及时有效地规范治疗具有彻底治愈可能,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作为近年来临床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消化道早期微创技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作用优势在于能够一次性将病灶给予完整切除,从而达到与外科手术无明显差别的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
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EMR组男8例,女7例;年龄66~78岁,平均(70.41±2.32)岁;病变部位:食管6例,胃部5例,结直肠4例。ESD组男10例,女5例;年龄63~76岁,平均(68.23±2.89)岁;病变部位:食管5例,胃部7例,结直肠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常规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术前检查。①EMR组:使用放大内镜检查,判断病变部位及范围,采用氩气刀标记法来确定炎症病灶范围,将靓胭脂和甘油果糖于标记外侧给予注射,以完成帮助病灶抬起的操作[3]。随后使用圈套器于内镜下完成全套电切、止血等操作。②ESD组:标记方法同EMR组,采用电刀沿着标记点外侧周围将病变切开直至黏膜,同时注意在黏膜下进行反复注射,以保持视野,保证剥离面在肌层以上,黏膜下层中下1/3,从而减少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最后对创面进行APC或止血钳电凝止血治疗。两组均在切除组织后送检[4]。
表1 两组患者病灶完全切除率及切除病灶大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病灶完全切除率及切除病灶大小比较(±s)
组别 n 完全切除率[n(%)]切除病灶大小(cm)images/BZ_38_1641_1325_1643_1327.pngEMR组 15 10(66.67) 1.34±0.24 ESD组 15 14(93.33) 2.56±0.33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病灶切除情况(完全切除率及切除病灶大小)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腹部不适、术后出血、术后穿孔)。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病灶完全切除率及切除病灶大小比较:ESD组病灶完全切除率高于EMR组,且切除病灶大小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大量资料显示,影响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较多,但无论何种原因,均能够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较大威胁[5]。目前在操作中针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下微创两类,前者被当作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将病灶给予完整切除,但容易给机体带来较大创伤,对预后及恢复带来影响。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内镜治疗开始不断取代标准手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临床优势在于尽可能避免对机体带来不必要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缩短了预后恢复时间,还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正常消化道组织及功能[6]。
ESD 作为目前临床中一类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的微创技术,最早由EMR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更好完成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病灶切除工作,并尽可能保留正常器官结构[7]。报道指出,EMR 这种手术操作的作用特点及意义在于能够通过各种电刀经内镜对直径>2 cm 的病灶进行观察,在判断病灶基本情况后给予有效切除,同时还能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准确分期结果,其优势表现在一方面不会改变患者正常消化道结构,同时将较大病灶给予清除,另一方面能够保留消化道功能,为预后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8]。结合本次结果,ESD组与EMR组相比,病灶完全切除率较高,切除病灶大小较大,不过二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总结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优势在于能够一次性治疗更大病变,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肿瘤发生转移,提高了早期消化道肿瘤治愈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若在操作期间出现了出血量较多对手术视野带来影响的情况,需要注意主动给予预防及止血处理等。
综上所述,ESD 与EMR 相比病灶切除情况更好,不增加并发症率,安全性高。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相关临床工作者需要不断发展以及更新目前所使用内镜设备,并增加操作者熟练程度,以最大程度帮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有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