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00河北省东光县中医院内科,河北沧州
痛风是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单钠尿酸盐沉积在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发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出现关节畸形、痛风石、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预后[1]。本病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尿酸,但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机体存在尿酸排泄障碍,使得疗效有限,痛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加快肾功能恶化速度。非布司他能有效降低尿酸,其属于新型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且安全性较高[2]。本研究对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进行治疗,探讨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88例,均符合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期在Ⅰ~Ⅲ期,肌酐清除率(Ccr)>50 mL/min;排除合并原发性肾病、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病、合并急慢性感染、肝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54.6±11.2)岁。对照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37~79岁,平均(55.2±1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血尿酸(μmol/L) BUN(μmol/L) Cr(μmol/L) eGFR(mL/min·1.73m2)观察组 44 302.54±45.37 5.12±1.34 120.79±36.85 49.56±10.30⋆对照组 44 398.72±46.95 6.38±1.42 127.84±30.61 43.13±8.64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治疗。对照组服用别嘌醇片,起始剂量0.1 g/d,4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0.3 g/d。观察组服用非布司他片,起始剂量40 mg/d,4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80 mg/d[3]。两组在治疗期间若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痛风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降低超过35%,肾功能各指标明显好转。②有效:治疗后痛风症状及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血尿酸降低20%~35%,肾功能各指标无明显变化。③无效:治疗后痛风症状及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血尿酸降低不足20%,肾功能恶化[4]。
观察指标:治疗后复查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肌酐(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评估血尿酸控制效果及肾功能情况;观察治疗期间有无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剥脱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
痛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有直接关联。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首要病因,也是导致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高尿酸血症可加剧肾血管的硬化、诱发炎性反应、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因此痛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加剧高尿酸血症。别嘌醇是常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和黄嘌呤脱氢酶,减少尿酸的生成,但对嘌呤和嘧啶通路的其他酶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会产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临床使用受到限制[5]。非布司他可明显抑制氧化型和还原型黄嘌呤氧化酶,对黄嘌呤氧化酶有选择性作用,且不影响嘧啶与嘌呤的正常代谢,减少尿酸的生成。非布司他从肝脏中以葡萄糖苷酸形式和氧化形式进行代谢,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也无须调整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非布司他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