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英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初中学生的主动性,仍大多取决于兴趣,只要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学英语;主体地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6-0024-02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初中学生的主动性,仍大多取决于兴趣,只要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实现从传统式教学到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教学的转变,是《新课程标准》对新时代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要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应以学生为出发点。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并能启迪学生智力潜能,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考虑如何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
教师在备课时要使各个教学环节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导入新课时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如情境导入法、巧设悬念法、兴趣导入法、以旧带新法、讲故事等令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趣味性的新课讲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和个人感染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简洁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表情,会令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专心致志。
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学期“Unit 6 Topic 3 Section A”时,考虑到方位的理解对于学生有点抽象,笔者在教授课文重点句“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 ? Turn left at the cinema, then go straight. It's on the left.”时,先请两名学生出来面向全班,一人拿着post office的卡片站左边,一人拿着cinema的卡片站右边, 全班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成了建筑物,觉得非常有趣,所以就都目不转睛地等待我们的表演。集中了全班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后,笔者站在拿着cinema卡片的同学右边,微笑着提高声调问:“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 Turn left or turn right? ”学生们回答“Turn left!”“Yes!”笔者满意地点头,边向左转边说“Turn left at the cinema”,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到达“post office”。过了一会儿,即刻有学生举手回答:“Then go straight!”笔者立即表扬“Wonderful!”,然后边说句子边直走,等走到“post office”時举起左手说“It's on the left。”在第二次示范时笔者示意学生一起说句子。随后笔者分别请了几位同学,按刚才的示范做,全班学生随着他们的表演响亮地说句子。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争着表演。这节课学生学得很快且很牢固,为后面的操练阶段打下良好基础,课堂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把课文背下来了。生动有趣的新课传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
新课传授后是巩固新知的操练。爱动、爱玩、爱唱是中学生的天性,要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就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唱中学、玩中学、合作中学、竞赛中学,各种活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游戏、唱歌、创设情景对话、小组合作正是实现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笔者运用形式多样的游戏令学生乐而忘返,在玩中主动学英语、说英语。比如:单词寻宝、单词接龙、开火车、传声筒、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同伴间互助合作的活动,它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帮助、彼此尊重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同时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笔者在英语课上经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四人一组的小集体中阅读、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积极思考,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笔者在教授八年级上册“Unit2 Topic2 Section B”时,新课授完后笔者让学生讨论完成2b。笔者自己先做一个例子:走到小丽面前问她:“When do you often go to bed?”,她回答:“I often go to bed at 11:30”笔者说:“Oh, stay up late at night is bad for your health. 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然后笔者根据小丽的内容填表格。做完例子后笔者把全班分成了十多个四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们积极地用英语讨论,再根据对话内容填表。笔者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能毫无顾忌地、大胆地说英语,就连平时内向或调皮的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学困生,平时作业练习的一些小错误也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纠正。最后每个大组选出一个小组在班上表演,整个过程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在课堂轻松愉快地牢固掌握了知识,还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体,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上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对后进生,笔者尽量问他们难度适中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笔者总会说“Very good”,如果回答错误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加强了参与意识,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学优生,笔者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课后要多做提高题、增加阅读量等。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形成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积极的状态中合作、在成功体验中学习;使教师、学生间取得沟通,从而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