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葛雷 杨子军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的这一项目建设,以信息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育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进而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师资建设等方面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使我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真正做到“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
企业规模的扩大,促使其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是仅仅增加普通劳动力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既懂管理又有技术,这样才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动力,助企业提升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也必须同时进行改进,如果延续传统的教学教案来执教,学生毕业后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不能适应社会就面临毕业失业的风险,失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意义。
1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
1.1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与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沟通
从营销学的角度了解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用人单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顾客”,如何满足顾客的需要是营销活动永恒的话题。它并不限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能否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知识培养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某些培养课程;能否考虑为合作企业界的人士提供学历教育的服务,或者让同时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为企业做咨询等等。
1.2校企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校企双方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安排到企业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或项目,将企业技术人员安排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的讲授工作。这样一方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双师型”人才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填补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1.3建立“校中厂”“厂中校”运行机制
“校中厂”运行机制建立之后,学生实践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各专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适时安排学生进入“校中厂”进行实习,而教师也需要陪同学生,在
“校中厂”内进行实践。“校中厂”应该真实地模拟企业生产场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在这样真实的场地进行实践之后,学生就有了实践经验,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是学校和企业都期待看到的结果。
在“厂中校”运行模式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了学生的兼职教师,能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技术指导,加上院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而且随着学生技术能力的逐渐成熟,企业也会随之受益,真正实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2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前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遵循学校的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办学定位,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专业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本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本专业建设成具有“面向市场需求、校企协同共建”的特色,达到学生毕业即可就业的水平,为东北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应用型、工程型”高技术人才,真正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的这一项目建设,以信息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育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力争两年内建设一种“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新型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及 建成一个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省级特色专业。
3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按照“共建共管、协同育人”的模式
将企业领先技术资源和定制服务作为后台资源开发池,创建“黑龙江财经学院、企业创新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解决了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不完整、缺乏社会监督及不能及时反馈等问题,在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方面具有明显的创新和使用价值。
3.2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
提出以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双对接认证机制确定实训基地的设置、功能划分、设备配置、布局安排、实训项目、管理运行等为一体的教学建设方案与实验指导方案,完善了实习实训教学体系设计,形成“面向市场、行业主导、适时互动”的实习实训与师资培训体系,实现了实训基地设置科学化、设备配置齐全化、实训项目综合化、专业课程新颖化、案例教学真实化、布局安排合理化、管理运行规范化,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效果方面具有了良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产教融合新机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刘中明. 南方农机. 2018(02).
[2]能力导向 校企协同 实施三结合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李雪莲,郭俊先,吕全贵,黄薇,张振国,张绢. 教育教学论坛. 2018(03).
[3]产教融合推进高职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机制研究[J]. 张晓华,陈玉兰,陈垣. 教育现代化. 2018(03).
[4]“互联网+”时代下基于产教融合的计算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 王凤领,梁海英,莫达隆,王勤龙. 教育现代化. 2018(01).
[5]“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汽修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 马海兵. 时代汽车. 2017(22).
[6]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 黄明,胡舒予.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7]关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研究[J]. 张猛,徐雪. 职业. 2017(18).
[8]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孙瑞宝.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6).
[9]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J]. 傅伟,蒋道霞. 机械职业教育. 2015(12).
[10]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双能+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J]. 邢赛鹏,陈琴弦,陶梅生. 现代教育管理.
课题来源:黑龙江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互联网+双创”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GBB1318097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互联网+产教融合”黑龙江县域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SK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