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实验设计 促进几何推理

2019-10-21 07:40陈鸿洪
考试与评价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数学实验实验设计

陈鸿洪

【摘  要】 数学实验属于学科课程整合与拓展的范畴,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与目标要求,又要有所侧重。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突出“图形与测量”和“拓扑与变换”。借助课堂实验,在课堂中实现“玩做学合一”的学习理念,把抽象的概念、法则融入实验操作,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实现由“训练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 空间观念  数学实验  实验设计  课堂

说起实验,很多人想到的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或是生物实验。人们对数学的印象不外乎是概念、定理、公式、解题。其实,实验在数学学科也有着广阔的天地。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图形知识中有周长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在习题中有拓展需要的图形拼组和用一根线围几何图形的问题情境。为使学生有效学习本章节的内容,掌握几何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我把数学实验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实践中,进行尝试、猜测、验证和归纳等思维活动。这些数学实验让几何学习变得生动具象。

一、数学实验设计要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叫做知识。”新概念就要求老师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对周长这一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一个让学生大胆猜测一大一小两个图形谁的周长较长的问题?班上很快就问题成两派,一半多的孩子认为图2周长较长,理由是图形较大,还有一部分孩子认为没有具体的数据,没法比较。在引起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后大家达成共识,必须要进行精确测量的数学实验才能下结论。

实验要求1. 想一想:先想好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 量一量、记一记: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 取整厘米数。

3. 算一算、比一比:谁的周长更长?

通过分组测量的实验之后,孩子们在交流测弯弯的边方法后,各组的孩子们纷纷测量并计算出两个图形周长一样这一结论。这个实验中,学生经历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在收获实验方法,“化曲为直”测量方法的同时,不少学生在交流心得中,纷纷表示,图形周长就是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大的周长不一定较长。测量图形大小形状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周长”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借助几何直观明晰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大都是通过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例子进行感知、分析、比较和抽象,以归纳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获得的。每建立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都应把握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避免学生混淆概念。

如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我通过一架天平自然地架起“方程”这一概念与学生思维的桥梁。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天平的直观性,使学生通过不平衡和平衡的反复比较,初步感知物体质量与砝码质量之间产生的不相等和相等关系,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在脱离天平之后,可通过分类建立等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对等式进行分类,揭示方程的本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到这里,学生对方程的意义是否已经真的明晰了呢?我让学生从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式子中分别圈出等式和方程。结果,部分学生就把方程归为一类,把不是方程的等式归为一类。显然,这部分学生混淆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这时通过辨析、反思和调整,“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的结论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强化。

从新课开始天平图的使用,到探究新知过程中韦恩图的几次运用,教师借助几何直观让概念逐渐明晰,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集合思想。

三、数学实验设计要确保学生经历实验探究

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结构螺旋上升,严谨抽象,综合复杂,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在多次碰壁后容易产生“害怕数学”的心理压力。对此,我们在设计“数学实验”时,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采用数学实验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研究中来。

课堂实验:在一张长方形纸片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实验要求:1. 先将你的方案在纸上画出来。并跟你的同桌说说。

2. 同桌两人达成共识,再剪一剪。

3. 比一比:谁是最大正方形。

4. 比一比:最大正方形同原长方形比,你有什么发现?

课前准备,每人一张A4纸。在实验中,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的实际操作过程。在小组合作中降低实验的难度,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在与同学比一比的环节中,加深理解最大正方形的關键词。在同原A4纸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原长方形的宽。像这样一些较抽象的数学题,我尝试将它设计成数学实验,在数学实验活动串中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的探究过程,打破惯性思维,纠正错误想法。

四、数学实验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可视性学习”

数学实验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在可视的实验环境中进一步理解原理,解决问题,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

在小学中段,数学实验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接实践,实验的过程经历“猜想——实验——发现”的推理阶段。在实验设计中尊重学生“再创性”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在经历数学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几何推挤模型,在学生获得推理能力的同时加深对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潘小福.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小学数学教师,2015(10).

[2] 吴恢銮.玩转数字天平 培养平衡观念[J].小学数学教师,2015(10).

[3] 张天孝.现代小学数学实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数学实验实验设计
创新实验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动物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实验设计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