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范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岗位职责进行确定,具体要根据对教师岗位的能力要求作出合适的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的进行课程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总结,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国现代史;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深,目前伴随教育新教程的改革不断推进,历史科目的课程改革也面临了新的考验。不能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调整,以前的机械化的学习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现在主要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敢于挑战,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这样才是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意味着历史教师需要由传统的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引导学生的促进者,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寻找合适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同时也达到了课改的要求。
1 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当代学生学习“中国现代史”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学习了解中国现代的历史背景,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对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进行学习,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拯救中国”的重要真理。其二就是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历史思维,也就是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历史的判断分析能力,对历史事件,要进行理性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要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看待事物。第三就是对历史进行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对现在的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要让学生能够运用以前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四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做出努力。
“教学做”一体化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更高效的课堂。其次再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一些教学方式来活跃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要让他们有相关的讨论、辩论、交流的机会,这样一来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听、说、读、写”四个环节都不能缺少,要多听,听讲座、报告、文化交流;多读,读文学评论、传记、回忆录、论文等等;多写,写读后感、辩论稿、发言稿、日记等等;多讲,讲自己的想法、进行辩论、演讲等等。全方面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2 针对职业能力培养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法、演示法、比较法、探究法、具体实践法等等。其中讲授法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直使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所谓的讲授法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借助一些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中也包含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学经验,当然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很难学习到的,或者是需要很长时间才了解到,所以这就成了我国一直以来受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就是借助多媒体资源将一些图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这样的形式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对理解历史也更有帮助性。比较法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进行理性判断分析。探究法则是教师根据相应的内容提出一些历史问题,让学生们进行交流最终总结这件历史的意义,这也是锻炼历史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最后实践教学法主要就是在课堂中采取一些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比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教学等等。以上这些方式都是为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標,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措施。
3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全方位评定学生成绩
当代教育改革不再仅仅是强调学生的成绩发展,更注重的是整体,要看重教育的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客观看待事物能力等等综合发展。新课改强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就是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不再像过去只看重考试成绩。所以,现在教学的考核也分成了两部分,形成性和终结性。这也对学生有更严格的要求,需要的是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比从以前的20提高到30分。主要根据期中检测以及实践两环节成绩组成。期中检测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历史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根据学生的论文来打分,总分是10分。实践活动有20分的分值,是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情况来打分,这也是为了督促学生平时学习不能放松。再就是期末的成绩主要就是闭卷考试成绩,有70分的分值,这也是检测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够熟悉的掌握知识运用。通过这样的形式主要就是为了不让学生过于在乎成绩,而忽视平时的学习,不仅是看重结果,也要紧抓过程。当然,这样也能够减轻学生面临期末考试的一些压力。促进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能够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筱侠.“翻转课堂”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以高校《中国现代史》课程为例[J].管理观察,2016(35):123-125.
[2]李成生.《中国现代史》课程多元考核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0):61-62.
[3]刘宝军.高校“中国现代史”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05):141-144.
作者简介:
丛璇(1982.0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空军通信士官学校教员,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空军通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