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丽
摘 要:教育这一概念,是教育学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教育发展史上表述最不一致、争议颇大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到底什么是教育、怎样看待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存在着分歧。随着当今世界的飞速变化与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改革,人们对教育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育;人性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定义的不断变化和探索
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教育定义为“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词使用。1987年王道俊主编的《教育学》将教育定义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1991年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中认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传统的教育理论一般都认为教育有广、狭之分。广义上教育是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和形成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过程。狭义的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广义的教育包括狭义教育。但无论广义还是狭义,都把教育看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从而使其某种思想和行为都发生变化的活动。把教育理解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和受摆布的地位,用“主—客”模式来理解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新世纪,项贤明在《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中指出“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过程。”张东娇在《教育沟通论》中将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相影响,并应指向双方共同成长的活动。”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基础》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明确的目的: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剧烈变革,两代人之间的思想鸿沟在扩大。教育要谋求两代人的沟通。现代教育需要沟通。教育主体观发生了改变。承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二者以教育客体为中介建立主体际交往关系。以“交流”作为定义教育的关键词,预示着沟通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教育中,也意味着受教育者人格尊严的回归。
二、新时期教育的定义和本质
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使人之天性所能达到的完满性发展出来达到人的本质规定,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做一個“善”的人的活动过程。
教育要符合人性的发展。人的天性是接受后天教育的基础。在教育背后,存在着关于人类天性之完满性的伟大秘密。人性中有很多胚胎,我们要让自然禀赋均衡地发展出来,让人性从胚胎状态展开,使人达到其本质规定。要完成这一过程,人必须首先去追求达到它,必须对自己的本质规定有一定的概念。而且能够成就这一点的也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人这个类。
教育是能解决问题的事情。“各人的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每个人应当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一个人不可能擅长许多种技艺,教育要根据其天赋培养他在这一方面的才能,做适合他们的事情。正如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中护国者、勇士和农夫根据他们各自的天赋做他们应该做和能做的事情,这样整个国家都是正义的、和谐的。“一个事物的功能就是那个事物特有的能力。”“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定特定的德性。”教育就是要发挥它的德性,使人成为人,使每个人都是正义的和“善”的人。
教育是一门艺术。人的自然禀赋不是自行发生的,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把人的自然禀赋发展出来,把人之天性所能达到的完满性发展出来,才能成为人。教育艺术的一个原理:孩子们应该不是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是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规定——为准进行教育。通常我们只是教育孩子要适应当前的世界——即使它是个堕落的世界。但实际上我们应该把孩子教育得更好,这样才可能在将来出现一个更佳的状态。
教育是发展“善”的。人应该首先发展其向“善”的禀赋,这是未完成了的东西。天意赋予人们的只是单纯的禀赋,还没有道德上的分别。人们要做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改善自己,培养自己,让自己变得有道德,最终做一个“善”的人。
综上,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使人的天性充分展现,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