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以“读”提高语文素养

2019-10-21 14:25罗玉先
关键词:感悟朗读语文素养

罗玉先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能力。朗读可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走进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感悟;朗读;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谓“感悟”,是学生调用自身的语言沉淀,获取文本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所获取的信息相交融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甚至触发灵感和顿悟。语文教学就应该以读为突破口,实现语文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读的功利性,使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一、只注重朗读轻默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但走进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朗朗书声如春风乍起,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发出声音的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回归,但不出声的读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出现的频率却不是很高。许多阅读课,特别是公开课,教师生怕课堂安静下来,于是多采用有声读的形式,而很少采用默读的形式,“书声琅琅”成了他们课堂的亮点。

二、简单化,功利化的“读”

语文课上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上,不仅是书声琅琅,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可谓是“读”领风骚。读,成了教师教学最主要的手段。有的老师将“读”简单化、功利化了,认为只要多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课堂上学生读得越多,课堂就会生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以凸显。然而透过课堂上形式众多读的背后,来审视读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我们发现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一般只有1~2分钟的时间;读的要求不明确,学生漫无目的地读,收效甚微;求形式不求实效,读来读去只停留在理清故事情节、模仿人物语气的层面上,忽视默读、浏览的不同读法,最终也没有多大实效。学生读完后老师只是草草地评价“好”,但好在哪里,并没有分析,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提升,阅读兴趣渐渐会乏味。

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我们就要让学生有选择阅读的权力。他们在阅读材料里尽情地读着,不论方式,不论阅读范围,只要阅读内容健康,就要鼓励他们尽管去读。有条件,老师要多带他们去图书馆里畅读。哪怕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也可以让她们对图书馆有好奇心,对丰富多彩的图画着迷,对书里的故事有牵挂。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着迷地爱上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平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注重读的技巧培养。

1.培养读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读后评议的习惯。

2.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老师注重范读;注重体态语言的运用。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优化“读”的要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朗读要求要恰当。在阅读教学中,读的要求要明确。“思”字贯穿于读的全程。“学而不思则罔”。思为读之本,思字贯穿全程,这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有口无心地一味读书,就很难达到优化教学中对读的要求。首先让学生明确“思”的范围,即思什么?文章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思想感情等内容以及语言形式等都是思的范围,老师在这些方面要引导学生去思索。老师要教給学生思的方法。开始读书时,老师要引要扶,可以由老师提问,使其知道应如何去思索。“学贵有疑”,读书时鼓励学生多带几个为什么去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从而使思达到一定的深度,读的感情自然就丰富了。如读《少年闰土》一文时,读到“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时,“他们”指的是谁?为什么高墙上的天空是四角的天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要求学生认真读这篇课文,学生通过几次读,体会到闰土的童年生活多么有趣,闰土的见识是多么丰富,而鲁迅和他的小伙伴童年生活枯燥无味、见识较窄,这样更能突出鲁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通过读,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和意义,读的“感情”就更丰富了。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能力。朗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走进文本,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以朗读为突破口,让“读”真正成为感悟语言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一些特点,以灵活有效的“读”的教学方式去带动学生,培养其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在乐中学、在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莹.书山有路“读”为径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3,2(10):45-47.

猜你喜欢
感悟朗读语文素养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