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婀娜
摘 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主渠道,但是目前单一的家长会形式,有走过场之嫌,不能触及家长内心,唤醒家长的教育主体意识和能动意识。本文中以我校两种家长会形式的尝试为载体,记述了新形式家长会过程,通过实践注意把控事项,为我们今后的家长会提供指导实践依据。
关键词:家校共育 多元形式 探究式
一、当前家长会现状
多年来,我校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知晓学校班级动态,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已经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但是家长会的基本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主导下的班情介绍和成绩展示分析;以学校部室为主宣传学校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和安全教育以及强调家长该如何配合学校教育;中间也有穿插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或者家长介绍教育经验。
二、当前家长会模式的弊端
当前,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孩子的事就是家庭大事,每次家长会,在孩子要求下,家长都能参加会议,表面看起来,家长很是愿意参加学校家长会,那么,实际情况怎么样呢?经了解,用有的家长的话说“我真的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因为孩子成绩差”“家长会嘛无非就那些内容,听一次就可以了”“要求家长配合的事太多了,我们也要工作呀!”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家长会模式弊端明显。
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考试成绩汇报分析成为主角,突出分数、排名、进退,表扬了少数,忽视大多数尤其是后进生、学困生的优点,深深伤害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及积极性;二、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家长会内容往往只是一些关于学校、任课教师及其班级情况的简单介绍,班级存在问题或者是在学习、管理等方面对家长的要求,缺乏“家校共育”理念的指引;三、家长会成了班主任的“一言堂”,导致家长的教育主体意识不强,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没有因家长会而提高,家庭教育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家长会的真正目的和效果都未达到。
三、探究式家长会的探索与实践
以我校七年级(9)班为例,在班级采用探究形式召开家长会。在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已经初步了解了家庭教育中家长存在的困惑,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设置家长会的探究主题。根据了解发現孩子学习习惯这个话题家长困惑较多,因此就设计了“如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为家长会主题。会议一开始,班主任在多媒体展示活动学生在家自学习惯的场景。场景一是一边学习一边吃喝;场景二是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玩手机);场景三是磨磨唧唧不开工,一会这摸一下一会那里看一下;场景四是写一会作业就要起身干点其他事,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些场景一展示,立刻引起家长共鸣,在议论声中迅速投入到现场探究中。接下来,全体家长分成小组展开热烈讨论,家长们从“原因”到“怎么办”纷纷出谋划策深入探究,同时由组内一名家长记录。最后将各组探究分析得到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汇总推荐给家长,而且将班级里有的家长的好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家长纷纷表示收获很多,对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自学习惯信心倍增。
四、体验式家长会的探索与实践
以我校八年级(1)班为例,在班级召开体验式家长会。这个班级到了初二,有部分学生进步明显,成绩冒上去了,表现突出;有的孩子进入学习倦怠期,没有了初一的雄心壮志,也没有中考的紧迫感,热情渐渐淡去,学习不求上进,状态平平;更有甚者十分叛逆,和家长老师唱反调。面对这样两极分化严重,叛逆明显的孩子,班主任了解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于是组织召开了体验式家长会。
体验活动一:家长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长”。周日了,孩子作业还没写完,家长吼着“还不赶紧去写作业,磨磨蹭蹭的,明天都要上学了,作业还没写完,看你明天拿什么去给老师交差?”,孩子不情不愿地去写作业了。在这种场景下,有的家长手里玩着手机,有的家长开着电视,有的家长玩着游戏,有的家长约了朋友在家喝茶聊天,有的家长打着麻将……孩子有一边无一边地写着作业,一会听听电视,一会被家长的麻将声打扰,一会听到家长的朋友高声地吵闹,孩子眉头紧锁,作业依然没有多少进展。
体验活动二:家长扮成孩子,孩子扮演家长。孩子刚进家门,板着脸,家长“成天摆个脸给谁看,学习学习不怎么样,脾气不小”,“嘭”孩子关上了卧室门。孩子写作业休息空间,家长看到了:“看你,一天到晚不好好学习,考得一塌糊涂,就知道玩,你看那谁谁家的孩子,这次科科比你高,你都一天干什么啦?” “孩子”开端时不吭声,而“家长”的怒斥还未停止“老师说你作业不认真写,上课听讲说小话……”。这时“孩子”开始抗议“我没有”,“家长”立刻厉声喝道:“考得不好,还有脸犟嘴?”“长本事是吧,翅膀硬了?”有的孩子变得垂头沮丧了,不吱声了,烦恼的表情出如今一些“孩子”的脸上;有的孩子起身将自己反锁在卧室里了;有的孩子摔门出去了,家里矛盾升级了……
通过这样的体验式家长会,使家长理解了孩子的无奈,明白了孩子教育、孩子的进步需要怎样的家庭环境;家长们豁然开朗,纷纷表示要和孩子好好交流,和孩子一起平稳度过叛逆期。
这种模式的家长会主要创设特定的情景,实现角色互换,让家长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然后感悟出教育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家长其实就是总结教育方法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互相交流谈感受,总结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具体建议。对于这样家长会也是我校开展新型“家校合作”的尝试,是对家长会的创新,相比较班主任或他人古板教授更容易让家长接受,并能够主动接受和践行。
结语
家长会是家庭、学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要想避免传统家长会的弊端,就需要创新形式。我校正在不断尝试家长会改革,受益的不仅仅是家长、学生,也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家长会到底该如何开,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样本,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唤醒家长的教育主体意识,优化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