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摘 要: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磨刀的过程。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勤奋努力,但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学生如果能结合自身运用,学习效果定会倍增。
关键词:学习方法 课堂 老师
众所周知,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的效率倍增,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收获。反之,则可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学习却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
通过二十年的教学及观察调查,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而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法或一味地“傻学”。比如,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学习特别刻苦:天天追着老師问题,每天每科至少做20道题,晚上也常常学习到夜里一两点钟。结果,学习没上去,还把身体熬坏了,请了好几天的病假,耽误了上课,真的让人感到心疼。所以,我认为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效的方法。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愿与大家共享。
一、课前预习法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由学生自己先看书学习。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在预习时扫除了新课中存在的障碍,所以学生在听课时就会感到轻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
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呢?预习时,先估计老师一节课将会讲多少内容的新课,再对这些内容认真地看一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的内容大意。要边看边想,想想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如果这些知识有些忘记了,就去查看以前学过的知识,把它弄懂。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再查看有关的参考书,把未弄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到上课时听老师的讲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来解决。有没有预习,课堂的听讲表现就能看出。认真预习的同学,听讲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地去听,如自己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本节课中的重难点等。并能紧跟老师上课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做好笔记,课堂的听讲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反之,没预习的学生,上课听讲的目的性不强,课堂上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甚至有的是老师讲啥就听啥,根本不会去思考问题,自己更没有疑难问题。一节课稀里糊涂,下节课继续,长此以往,课堂的听讲效率怎能提高?可见,课前预习对课堂听讲非常重要。[1]
二、课后复述法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听过或读过的语言材料重述出来,重在内容的提取概括和语言的转换,不像背诵那样一字一句都与原材料一样,这是它比背诵困难的地方,也正是它的独到价值所在。复述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它还可以加强记忆,防止遗忘。
复述的方法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局部复述等几种。这里我所讲的复述是指的是详细复述。做法是:每天对所上的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复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课堂上老师强调了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等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详细地复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只有这样,才能详细地复述出来。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又回到了课堂,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再学习,加深了印象。其实,复述的过程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复述是学习中的一种记忆方法。[2]
三、睡前回忆法
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前的记忆力非常好。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做法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对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回忆,像看电影一样过一遍。比如今天背的语文古诗、数学公式、英语单词等。对于二十四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就可恢复记忆,并容易储存,由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根据研究,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睡觉之前回忆什么东西,要有安排,应准备好资料,当你回忆不出来时可以翻看资料,找到自己知识点的缺失,自然的就会加深记忆。很多学生利用这个方法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所以,睡眠前的这段时间非常宝贵,一定要充分利用,但回忆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最佳。[3]
四、醒后巩固法(早起朗读法)
人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为一天的开始,往往被视为充满朝气的时刻,也是人一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的各项机能都比较旺盛,所经过的事情不多,处理储存效率比较高,是大脑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记东西比较快,而且记得久、记得牢。此时,思维反应也比较快,更助于巩固记忆。因此,在早晨记忆,效果较佳。
在早晨怎样记忆呢?那就是大声朗读。大声朗读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还有助于强化记忆,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还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文章的韵味,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同时朗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避免学生困倦和思想开小差等等。可见,朗读如此重要,学生一定要好好珍惜学校安排的早读时间。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对同学们能有点帮助。用有效的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4-5.
[2]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4-21.
[3]王彦.浅谈动机和学习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