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策略

2019-10-21 01:11邹易华
青年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小学阶段兴趣培养

邹易华

摘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这不仅仅对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语文素养。所以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小学语文兴趣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兴趣培养

引言:

目前,随着语文在中考及高考的地位不断提高,语文學习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如何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误区进行研究,来寻求更好的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式,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提供参考。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反复性

小学语文因接受教育的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局限而具有反复性的特点。由于语文是母语,所以在对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进行反复学习、读写,以期达到掌握更加熟练的目的。

(二)渐变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汉语言知识内涵丰富。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螺旋式的过程。所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二、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语文学习的重视不够

目前,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是:由于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学生很难在考试中获得特别低的分数,但也很难取得较高的分数。所以这就导致语文被误解成了一个似乎不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注意力去学习的学科。所以及时的纠正这一错误观念对教师而言十分重要。

(二)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

由于语文的学习具有持续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应试教育的语文学习时常常被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语文学习的范围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中,母语语言的学习可以适当放宽至日常生活中进行。

(三)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性,忽视趣味性

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只对带有情节内容的教材内容感兴趣,而针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以及古诗文方面比较排斥。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弱化理论性的内容。这种弱化并不意味着删减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而是将理论性的知识用比较感性、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出来。采用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去讲授理论,寓教于乐,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分析

(一)采取鼓励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信

所谓鼓励式教育法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赏识教育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是渴望被表扬的。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师生之间常常只是教与学的关系,内容常常比较枯燥乏味。而鼓励式教育法可以最大限度上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弱化师生关系中“对立”的色彩,这有助于在教师和学生之中形成良好的氛围,首先使得学生不排斥语文教师,进而才能帮助学生更加融入语文课堂。

(二)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课堂往往完全由教师主导。这极容易造成学生没有课堂学习的参与感而导致走神或不感兴趣,而如果能够让教师的主导地位稍稍淡化,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更多的部分,就会使原本教和学的关系更加得到扩展。语文作为语言类科目,非常需要课堂上的双向互动才能保证课堂内容被有效的吸收和掌握。如果课堂上没有良性互动的话,那么本就容易乏味的语文课堂很有可能呈现出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座位上心不在焉的场景。长此以往,语文课堂会丧失它独有的魅力而逐渐转变成学生们潜意识里让人打瞌睡的课堂,语文科目也会变成无趣的科目。

语文学科可以采用的互动方式有很多,比如针对课本内容的角色扮演、针对某一观点的辩论、课堂提问、甚至让学生来做故事的讲述者,这些方法都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语文作为母语,可以应用的语境很多,范围也比较广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教室可以运用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课本中的内容关联到生活中,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其实不单单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迭代。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者,主动去学习知识与能力,这比生拉硬拽的灌输式学习更能够让学生接受并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并且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能力。

(四)教师人格树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兴趣时把关注点重点放在了如何营造更轻松的课堂氛围上,却忽略了教师本身的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独立性。情感上逐渐渗透也是教师贴近学生,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式。

四、结语

综上,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为学生日后打下基础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所以如何借助启发式教学、鼓励式教学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迭代。

参考文献:

[1] 段海英.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3):84-84.

[2] 郑计修.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 学周刊, 2012(11):128-129.

[3]田永德. 分析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6):164-165.

[4] 王兰.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 科学中国人, 2016(35).

[5] 赵凤英. 浅谈教学中的鼓励式教育法[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463.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小学阶段兴趣培养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