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10-21 09:55余平兴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新课标

余平兴

【摘要】  核心素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就是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课标所提出的首要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020-02

新课标的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理念,通过合理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良好的情感态度。目前,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需要历史教师借助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高中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在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可以尽快掌握知识内容,更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价值理念与思想品质。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学时教师的传统理念与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碰撞,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内心出现焦躁心理。就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有很多新闻报道高中生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通过新闻报道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存在人格不健全的心理,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高中历史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发展,没有意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文化基础逐渐弱化,严重影响到我国思想品质的发展,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缺乏认知。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并不适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会受到教学成绩的压力以及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坚持教学改革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仍然运用灌溉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所接受的教学理念也是经过传统形式灌溉的,这种教学形式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更没有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如此,教师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时,只注重教材中的表面知识,这种教学认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只是一个简单的组成内容,而而核心内容是人文素养。有一部分教师开始注重人文的素养,但没有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在教学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是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更需要较好的人文环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创建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自身的课堂角色,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人文角度出发,结合科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不应受到教材内容的局限,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历史基础与学习能力,利用计算机手段,讲解课程内容,将具有代表性的课外素材引入到历史课堂中,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人文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课堂中。在讲解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学生播放与抗战相关的纪录片,将英雄纪念碑等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告知学生当时的历史情景,包括一些抗战传说,为学生创建人文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了解抗日战争的知识内容。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通过人文角度,借助科学理念,结合抗日战争设置教学问题,使学生学习知识内容时积极主动地探索相关课题,通过深入思考,合理解决教学中的知识点,并充分明确课程内容中涵盖的人文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利用计算技术,通过视频以及图片的辅助,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并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素养,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取情感体验,了解人文知识,通过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应用课内外的人文元素,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阶段,历史教材中涵盖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元素,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优势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结合科学理念,对历史教材中的人文元素进行挖掘,并明确教材中的人文元素与课外人文元素之间的联系性,基于人文理念,开展高中历史课堂,使历史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引导学生突破课程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素養与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在开展课程之前,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课程中的人文元素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验,告知学生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结合课内外历史知识中存在的人文元素,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人文素养,提出与课程重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理解问题,在与其他学生交流中分析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合理解决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在教学基础内容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五四运动”的重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层次化的历史问题,引入“五四运动”的人文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感受人文思维,合理解决教学重点,并从知识内容中获取人文知识,加强爱国情怀。在这节课程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影片,课后延伸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五四精神,使学生拓展自身的历史知识,从不角度更深入的了解历史内容,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愿意主动地传承传统文化。在观影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我国历史文化的内涵,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散发的人文思维有所感触,明确历史知识点存在的错误,完善自身的历史体系,打好基础,进行历史实践,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打造人文历史课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历史知识时,不仅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应与学生之间拉近距离,展开良好的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例如,在教学“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素养,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并依据科学理念与历史教材,层次化的设置问题,使学生展开探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各小组针对课堂问题进行探究,牢固掌握知识内容,在交流中了解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思路,拓展自身的逻辑思维,共同找出历史答案。对于每组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应客观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导向,使学生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牢固掌握课程知识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对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分析探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明确灌溉式的教学形式存在的不足以及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合理应用课内外的人文元素,打造人文历史課堂,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与道德素养,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常慧.新课标下地方人文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长沙市一中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16,2(22):232-232.

[2]李国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6(7):156-156.

[3]罗锦有.树立人文意识,让历史更富有人文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18-118.

[4]郝绪兵.追寻具有“历史味”的课堂——基于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7(7):24-26.

[5]陈秋香.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10):37-37.

[6]李鸿媛.带领学生感受人文——高中历史人文素质教学的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7(10):123-123.

[7]杨红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32-232.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新课标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