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恒 刘文慧
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信息化平台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健康评估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研究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将学生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26例,给与不同教学模式。观察对比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教学指导后,甲组各个指标要优于乙组,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应当选择具有针对性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
关键词:综合信息化平台;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应用效果
在对医学生开展健康评估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更要通过有效、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其更好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1],因此,在教学组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其可以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2]。本研究中,纳入学生52名来进行观察研究,探究综合信息化平台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52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研究时间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将观察对象分为甲乙两个小组,每组26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差异。本研究计划经过上级审核后,批准执行。保障两组学生的性别占比、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乙組接受基础教学指导。
甲组结合应用综合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本次选用超星学习通来配合教学工作的进行,使用超星学习通,帮助学生自助完成图书馆藏书借阅查询、下载电子资源等工作,并且能够快速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通过组间讨论来提升教学效率。综合信息化平台帮助学生掌握较强的临床技能,使用电子设备方便快捷,能够在线上进行定期的临床实践考核,使其扎实理论基础,提高诊疗技能。在教学期间针对健康评估课程内容进行定期进行的预防和演练,通过演练来让学生熟练掌握抢救技巧。针对的突发事件等进行临床知识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让医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将实践操作的效率、安全性等充分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Leicester Assessment Package(莱斯特评估包)[3]在实践操作和理论考核过程中进行反复评价,不断提出改进策略进行持续改善。
1.3 观察指标
从问诊技能、检查技能、病例书写、诊治方案提出、理论知识五个方面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考核,评分采取百分制,取得两组平均分来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输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值检验,两项检验均得P值,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在开展教学1个月后,甲组学生教学后理论、实践的考核成绩进步情况明显优于乙组学生(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教师准确抓住课程难点,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筛选之后嵌入教学中[4-5]。但也要注意教学并不依赖于综合信息平台,它只是一种工具,在需要它的时候才去使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到的核心要点等等[6]。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可能有一些细节处理并不完善。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核心内容进行评价甄别,甚至还得修改补充。这个过程要比传统备课难度高出很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其实是一个站在学生角度的作为学生者的老师(student-teacher)。此次研究,抽取学生52名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分组比较,采取不同教学措施,根据观察结果,应用综合信息化平台开展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的学生各项技能评分均要更高,教学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结合应用综合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教学应当选择具有针对性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庄前玲,秦慷,陈冯梅等.综合信息化平台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3):3265-3267,3268.
[2] 王娟,朱树贞,孙莉等.临床导师制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1(2):130-132.
[3] 刘小娟,霍然.ESA 教学法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6):2319-2321.
[4] 唐丽,李抗.循序渐进的案例教学法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09(13):1129-1130.
[5] 曹宇.基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的思考 ——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6):89-91.
[6] 梁春光,李思思,安辉等.《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的SIMPP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8):75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