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伟
摘要:多维互动的教学体系,以提升教学体系的适应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为前提,通过关联教学因素的互动,推进教学操作多维性和教育培养目标多维性的实现。高职的教学体系应以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课程开发与职业岗位能?、开放式教育与程式化教育等关联教学因素互动为核心,构建多维互动教学体系。
关键词:多维互动;教学体系
合适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互动教学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现有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专业设置?能主动适应近、远期社会需求,缺乏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互动。(2)人才培养?能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要求,缺乏專业建设与职业岗位的互动。(3)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现?的教育方式方法?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缺乏开放式教育与教育方式方法的多维互动。
二、多维互动教学体系设计原?
高等职业教育是—种以职业能?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其教学的多维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多维性。它的教育目标是塑造既有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又有职业岗位能?和应变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是教学操作的多维性。包括教学思?的多角?、教育市场的多空间、办学形式的多层次、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教学操作的多维性是培养目标多维性实现的保证。教学的互动是指为?推进教学的多维性,使关联教学因素进?的相互链接、沟通与融合的过程,包括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岗位能?、开放式教育与程式化教育等关联教学因素的相互渗透、关联互动和有机结合。教学互动是对教学多维性的有效支撑。多维互动教学体系应达到这样的效果,以教学的互动支持教学操作的多维性,以教学操作的多维性推进教育培养目标多维性的实现,进而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适应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应该是以提升教学体系适应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为前提,以实现多维教学为方向,以关联教学因素的互动为支撑的多维互动教学体系。
三、以关联教学因素互动为核心,构建多维互动教学体系
1.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互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则,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和优化专业。设置和优化专业应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职业岗位(群)和劳动?市场变化的需要出发,使专业内涵与人才的类型相互适应,把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互动的联结纽带,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虽为互动但又相对稳定。
2.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岗位能?互动。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课程体系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转变重?论轻实践的思想,实施以职业能?为中心,从职业分析人手,以社会需求为宗旨,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加大??进?课程体系改革,尤其是要重视实验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加大实践课程比?,?论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技术课程以“实用"为原则。?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据—定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尤其是职业综合能?、关键能?并兼顾中长远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开发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课程体系。简而言之,课程开发应以满足企业或雇主对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指导思想,强调“职业"又突出“能?"。构建出强能?、高素质和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开发的核心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三个层次模块:(1)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2)职业岗位能?。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包括写作能?、应用外语能?、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协调能?和与人共处能?;专业技能包括职业岗位近期和远期的专门技能。(3)应变能?。包括自学能?、自我发展能?、适应社会需求多变性能?以及创新能?。课程开发是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互动的联结纽带,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能?相互结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联动作用的结果将构成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维互动教学操作系统。
3.开放式教育与程式化教育互动。开放式教育与程式化教育的互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1)开启校门大胆探?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新?子。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职业岗位(群)的融合,包括创?校外实践基地、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组建生产经营联合体、坚持“请进来"的策?,采用兼职、聘用等方式将企业及相关?业的高技术人员和管?人员请进课堂参与教学。通过学校开启大门,?论与实践互动、校内与校外互动、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和需求互动,可极大地促进高职教育的纵深发展。
(2)加强对外交?与合作。应?足国内,面向世界,形成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跨国界的相互交?与合作。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推进开放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创新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观?;二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
(4)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论的现状,减少演示、验证、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实验性,实?早期实习,多次实习。因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是?能形成创新能?的,必须创造条件营造创新环境。如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活动和科研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