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2019-10-21 09:07邬鹏飞
锦绣·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急救援互联网

邬鹏飞

摘要:为了实现应急救援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解决现有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相应独立、共享困难、维护困难等问题。面向“互联网+”的应用,研究了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包括: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系统,救援队伍管理系统,应急预案与案例管理系统,救援装备与物资管理系统,培训与考试系统,训练与考核系统,文档资料管理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形成一个统一架构、统一术语、统一通信联络、统一调度指挥、统一资源管理的救援整体,为提高事故救援的效率扣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关键词:矿山安全;应急救援;互联网+

当前,煤矿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高度重视矿山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煤矿企业应积极引进应用互联网技术,努力建设科学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实现新技术系统信息数据的共享、互联互通功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效率,建立起完善救援综合保障系统,实现救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一、矿山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1.1传统应急救援响应标准化程序

在传统的矿山应急响应标准化程序中,存在各职能部门数据信息难以及时分享利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准确地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导致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各项救援设备的作用并降低事故损失。

1.2互联网技术下的应急响应标准程序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煤矿企业可以搭建起科学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平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各部门信息数据的传统共享以及矿山事故情况的自动记录,能够最大程度缩短事故通知时间。计算机信息平台系统在矿山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各部门的救援职责,促使各部门负责人掌握事故发生的具体各项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急救援,提高事故的解决效率,避免更多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于云计算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以SDH光传输主干网络为多业务平台,共享一个云虚拟服务器,服务器上运行应急救援业务系统和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通过登录界面进入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系统、救援队伍管理系统、应急预案与案例管理系统、救援装备与物资管理系统、培训与考试系统、训练与考核系统、文档资料管理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业务系统。

1)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集成应急救援硬件设备,整合计算机网络子系统、接警中心子系统和应急救援通信子系统。信号采集纵向到事故现场,横向到以太网、卫星、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统一调配应用救援装备物资,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提高应急救援响应速度,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2)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系统:为应急救援提供综合技术保障,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大屏显示子系统、救援车辆管理子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子系统等。

3)救援队伍管理系统:包括单位管理、队员管理、救援专家管理、医疗队伍管理和救援队网站。以电子档案形式记录并及时更新单位、人员相关信息。系统给每一个管理部门、每一个救援队、每一个救援队员分配唯一的登录名、登录密码和对应权限。救援队网站设计成功能型网站。

4)应急预案与案例管理系统:首先录有救护区域内企业信息(含地理信息)、以往救援事故案例,然后内嵌的救援行动预案专家子系统采用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方式,根据以往救援案例和现有事故情况自动生成救援行动方案,为应急救援的决策指挥提供参考。救援结束后,评估救援效果、总结救援经验教训。

5)救援装备与物资管理系统:包括救援物资装备设施的类别、维护保养、分配和库房管理。救援装备也进入“云时代”,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了解相关该装备生产厂家、购入日期、存放地点等信息,同时系统也可以主动提示维保日期及维保项目。

三、互联网技术下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体系结构和软件架构

3.1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体系结构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体系结构作为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英语简称SOA,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设备层、应用层、感知层以及服务层。该系统能够把应用程序的各个功能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事先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结合起来。其中接口的定义方式为中立,这样一来促使接口独立于实现服务的操作系统、硬件平台以及编程程序等,各项系统服务能够在同一方式下进行共享交互。

3.1.1设备层设备层作为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唯一信息感知来源,其构成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网。设备层的建立不具有统一标准,通过按照实际需求配合感知层去收集平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数据。

3.1.2感知层感知层的构成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前置服务器,也就是系统软件。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能够设置多个前置服务器,也可以将一个前置服务器设置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感知层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把设备层的信息有效收集整理到应急救援平台上。因为平台的构建需要运用众多计算机设备,不同设备产生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求感知层必须能够支持众多设备的成功接入。

3.1.3服务层服务层作为应急救援平台的核心,是平台的重要信息中心。服务层通过接收感知层传递过来的信息数据,然后将信息提供给平台应用层。服务层的构成主要包括消息总线、数据库服务器以及SOA服务器。因为系统能够进行分布式计算,计算单元之间的通信无法使用过去的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的通信手段,而要通过采用引入消息总线的方式,满足计算单元之间的通信要求。SOA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架构,通过使用该服务器能够实现平台的多语言支持、动态发现以及可管理等多项功能。

3.2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体系软件的构架结构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需要众多工具的辅助,如常见的Web表单、soLServer数据库以及文件管理等工具。煤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管理权限通过以太网访问平台服务器的b表单,输入账号密码登录管理系统,Web表单通过SOAP+XML访问soLServer,WebServ-er数据库再通过OLEDB访问soLServer数据库,最后Web表单通过HTTP协议成功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管理系统,完成管理系统的数据和文件。

四、实施矿山应急救援平台技术的具体方案

4.1构建计算机网络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能够成功建立起来,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承担着传输平台内各项信息的职责,是救援平台得以建立的物理基础,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的便捷查询利用,并且能够使得平台上搭载的各项业务,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4.2建立通信系统

救援平台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要通过网络电话实现交流,互动,前提是具有一个完备的通信系统。目前救援平台主要利用地面卫星通信单元以及矿井事故区的应急通信单元组成通信系统。地面卫星主要进行网络传输,通过卫星通信系息发出相应控制命令,并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与控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煤矿企业发展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安全事故救援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科学完善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企业要不断加强对救援业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各部门信息数据的共享发布,最大程度发挥出企业救援资源的重要作用,完成对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促使各个救援环节顺利地开展,提高安全事故的救援效率和反应速度,避免事故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猜你喜欢
应急救援互联网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