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松
【摘 要】初中语文两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读与写。“读”培养的是学生接受能力,“写”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所限,语文教育者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仍旧十分突出,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对中学生写作训练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读与练的角度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实践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读与写;实践
一直以来,阅读与写作哪个才是语文本体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传统教育理念更倾向于读的重要性,认为只要阅读能力有了,写作就会变得轻松自然,因此写作教学常常被很多语文教育者轻视甚至忽略。进入教育新时期,写作不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攀升,在社会应用方面也突显出重要性。写作能力不但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考试与升学,更重要的是,写作可以让人思维变得活跃,让人能够更加流畅自由地将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与人沟通变得更加自如、真诚与默契,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然而写作是集综合性、个性、创造性等等多种特征为一体的创作过程,它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个性化展现,怎么样让中学生学会写作,写好作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勤耕”与“巧练”,以此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效率。
一、以课文为载体,博采勤耕
课文和作文是语文教学体系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补充。语文教师在讲课文、讲教材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告诉学生文章应该怎样写,所以我们才会说语文文本教学就是读与写同时进行的综合性学习。语文课文中收录的都是一些影响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都是于无形之中对学生渗透写作训练的最佳素材。教师要以语文课文作为重要载体,以更明确的目标与课文进行有机整合,对学生进行恰当、及时的指导。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就可以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或者句,指导学生们进行仿写。引导他们从课文中体会如何锤炼动词,如何通过片段形式对动作细节进行描写,从中去体会作者文中“父亲”背影的厚实丰满、形象生动,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深入,从词到句、从句再到段、最后成文。以“从个别到一般”这个角度,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某个人物、某件事放置于一个特定背景里,从人物形象的某个特征进行细节描写,让情感集中到某一个点进行表达,从而让自己的作文更加感人生动。学习了《背影》之后,还可以推荐学生们读一读与之相类似的《永久的悔》《小巷深处》《散步》等这些经典名篇,让他们对这类伤口的熟悉度变得更高,从而加深感悟,学会博众家之长,补一已之短。
二、因势利导,巧练成文
学会了如何欣赏课文中这些名家作品,学生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自己练笔成文。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对课文的领悟与理解,因势利导地给学生传授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助力学生进行创作创新。如教学生们如何审题。审题是写作的关键,只有先分清所写文章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才能有针对性地下笔。如果是命题作文,先审题目结构,再找准关键词,像“我的父亲”这个作文题目,关键词是“父亲”,限制性语言是“我的”,这就确定了方向与内容,而且通过限制语明确了内容应怎样规范。而如果是语题作文,那么就要对话题表面意思、它的外延与内涵、选材的范围以及立意取向等都要进行考虑。
懂得了如何写,接着就要教给学生怎样写出好的文章,怎样让自己的文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即如何避熟求新进行新巧的立意和构思。当学生们看到某个题目时,对自己的写作要求不能是只求不跑题这么简单,在构思立意上“偷懒”,就无法创作出优于他人的作品。尤其是当学生们感觉到某种构思,他们运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的时候,反而是走进了一条“平庸之路”,长此以往很难出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独到、个性的思路。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立意新巧的作文来分析和学习。如某同学写过一个《有家真好》的作文,这个题目审题难度比较低,“家”的构思可以有很多,三口之“家”、班級这个“大家庭”、国“家”;而“好”则理解更多。但某同学却选择了一个非常出乎人意料的“网络之家”。他于文中感叹:网络能将很多陌生的人齐聚于此,哪怕互不相识,也会在这个特殊的“家”里找到温暖,看尽善恶,传递情感,可以拥有一个这样特殊的“家”感觉很好……这种审题构思看起来非常奇特,但又令人不得不佩服,一切好象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内,因为它的确写出了很多中学生真实的想法。这样立意新巧的文章会带给学生很多“灵感”,让他们找到创新的方向和方法。
在教学生怎样写的同时,也要教学生如何改。好的文章是经过不断揣摩、不断修改而得来的。修改自己的作品,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方法,也是让学生最后对文章进行精雕细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修改可以分三个步骤,即先找找自己作文的“毛病”,在用词、用语、格式规范上找问题;然后巧联系,即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联系,并与类似主题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对照;最后就是“动手术”,重新进行梳理和修改。
总之,作文教学需要的是教师吸收多方“营养”,帮助学生们跳出传统写作的藩蓠,学会如何借课文之势,博彩勤耕;如何通过亲写巧练,于创新之中谋求个性化发展,创作出情思深厚、笔触锋利、构思新巧的美文。
参考文献:
[1]田明亮.以提纲教学联通初中语文的读与写[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2).
[2]卢碧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4(9):42.
[3]鲁俊华.提高中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