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摘 要:课堂上,教师为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或边讲边问,或阶段性提问,或跟进式追问,问题总是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所以,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是否巧妙而有吸引力,就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上教师如何提问更是每位教师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认知冲突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要指导学生采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成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的重要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为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或边讲边问,或阶段性提问,或跟进式追问,问题总是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课堂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温故知新,还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通过提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调动,这为课堂注入一剂强心剂。
二、问题的类型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按照思维水平的不同,可以把问题分成以下几类:
(一)识记性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设置识记性问题,学生需凭对知识点的记忆来回答问题。例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记忆,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再现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通过回忆、复述以及再认回答此类问题。
(二)理解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比识记性问题层次较高,学生需要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信息加工,通过思考得出答案。例如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成就后,理解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类问题既要求学生能够识别、辨认事实或依据,又要求学生能够说明、解释问题的原因。
(三)探究性问题
探究性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简单应用,更需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例如“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需要学生站在国内国际形势的高度,全面思考总结。这种问题适用于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很大作用。
三、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问题设计要符合教学需要
一堂课要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最终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因此课堂提问时要把问题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
(1)针对教学的重点设计问题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材的重点提出问题。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学生已会的知识不问,稍加启发就会的知识少问。教师针对教材重点设计提问,不仅避免了提问中的杂乱无章,而且节省时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进行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針对教学的难点设计提问
道德与法治知识比较空洞,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他们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抓住教学的难点,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突破这些难点,使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1)课堂提问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着很多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2)课堂提问要引发认知冲突
课堂提问要引发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困境,诱使他们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探索。提问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同,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心理距离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提问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不同学生都学有所得。
(3)课堂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
学生的学习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活动,只有勤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难易有深有浅,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在一定范围内设计一些高层次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在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地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见识和观点,并且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三)问题设计要符合准确性原则
课堂提问切忌笼统,问题内容太宽的话学生抓不到回答的重点,也很难从提问中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此外,不可总使用“是”“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问要有针对性,才能避免学生人云亦云。
课堂教学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确实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设计的作用更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师要勤于思索,在备课时提出独具匠心的、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体验愉悦。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课堂问题设计便能绽开一朵艺术奇葩,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6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翁维琴,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问题的设计【J】好家长2018(29).
[4]顾永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