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来
摘 要:近些年,社会体制不断发生变化,国民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许多先进信息技术不断被开发,并且广泛应用在人类的工作与生活中。数学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在一些小学生的思想中,认为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没有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影响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巧妙妙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进行有机结合,凸显教学效果。以下为笔者对其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
引言:
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研究课题,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应全面分析微课在教学中使用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环节,构建科学的数学教学体系,挖掘数学知识本质,赋予数学课堂生动化与趣味化,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做出贡献。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巧用措施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借助微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应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选取学生易于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巧妙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保证教学质量。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提前利用网络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将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对学生视觉造成冲击,增加学生学习动力。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存在怎样的关系。最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是身边存有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事物及现实作用,在每组中挑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在此期间,如果学生因怕出错误,不敢回答问题,教师需给予支持与鼓励,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积极发言,勇于发表自己想法与意见的学生,教师需给予肯定与认可,由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借助微课图片的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二、借助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因自身爱好兴趣与行为习惯产生差异性,学习能力就会有所不同。所以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班级内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同时教师要利用微课,以转变学生思维为目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寻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在課堂中与其他学生分享,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期间会存在一定的疑惑,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概念进行分解,赋予基本概念动态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利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公顷与平方千米的世界,感受数学世界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借助微课,明确教学内容难重点
教师为教学的主导者与执行者,学生为学习实施者。教师要全面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微课篇幅短小,概括力强,可以有效的将学习重点与难点体现出来,利于学生准确找到学习目标,合理掌握学习内容。加上微课具有直观性,可以直观、有针对性地凸显教学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因学生思维转换能力有限,不能在头脑中构建出立体图形,无法准确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这时教师可以将微课与数学课堂相结合,向学生展示出立体图形,以动画的方式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侧视图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立体图形。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与棱长设为游戏关卡,只有在完成上一关游戏任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关卡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教学重点,既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还能够树立学生团队意识,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基于此,巧妙地将微课与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明确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
结束语:
简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借助具有生活性、现实性和体验性的教学载体,以达成数学的教学目标。微课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习兴趣,激活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微课只有巧妙恰当适时地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面对信息技术的多种使用方式,微课也需要多种信息技术的渗透,才能将课程开展得更加生动、更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廖文琪,徐鲁强.游戏化学习机制在小学数学微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