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波 赵金晶 袁家兰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存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积极、老师教学观念老旧、考核方式不理想的问题。针对这一费时、低效的现状,提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依托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颗粒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该平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平台具备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轨迹的优势,使过程性考核更加科学合理,进而优化考核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教学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校有1500万所,这一数字已超过美国。信息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更加自主的学习机会,也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有效转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效率。
1.1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1.1.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有少部分学生是经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着系统的学习经历,但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偏低,并未达到及格分数;有一部分学生是职业高中升学来的,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以职业技能课程为主,英语接触的很少,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英语知识相当匮乏,基础薄弱;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中途辍学,并未在学校学习,英语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英语水平更是堪忧。所以,生源多元化,英语基础薄弱是现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
1.1.2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不积极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没有参加过高考,对学习持有应付的心态。近几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仅公共课如此,专业课也不例外。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坐在第一、二排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且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坐在中间第三到第五排的学生,基本上是对学习持积极态度,但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兴趣欠缺;坐在最后几排的学生,是对任何学科都不感兴趣,但考虑到平时出勤考核成绩,不得不来上课。上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玩手机或睡觉的学生,老师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维持课堂纪律,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教师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1.2.1教学方法与手段不适应生源现状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異,学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意识到生源特点的变化,还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
为了客观了解英语教学的课堂现状,我们随机抽取了我校4个专业的32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37.9%的学生对上课方式感到较满意,40.9%的学生认为一般。多数教师无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教学使得教师教起来辛苦, 学生学起来吃力,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2考核方式不理想
随着生源主体的多元化,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张考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英语教学的需要。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认为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把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主要手段,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评价,学生主体意识无法体现,学生评价能力得不到提高。
2.1教学资源颗粒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蓝墨云班课是近几年各高校利用较为普遍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该平台为高校各学科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于英语教学与学习而言,蓝墨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改善目前费时、低效的教学现状,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了“无缝对接”,提升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具有较完善的资源上传与监督检验体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多数学生很难完成,一是因为学生不知道预习的重点是什么,二是因为老师无法检查到所有的学生,他们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三是觉得大家都不预习,法不责众。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很无奈,因为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老师课前可以将下节课要讲的知识点颗粒化,以资源的方式上传到班课资源中,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知识点呈现的方式也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此外,老师针对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设置相关的检测习题,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没有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地好,哪些知识点掌握地不好,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中,Unit 5的单元主题是weather and climate(天气与气候),该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掌握与天气表达相关的单词、短语及句型。上课前,老师从单词入手,将描述天气的常见词汇及读音,编辑成文件上传到班课资源中,并设置单词测试活动,定时发布,定时结束,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并在网上搜索有关天气讨论的情景小视频,长度在5分钟以内,经过调查,高职学生观看视频的的长度极限值为5分钟,并针对视频内容,设置上下句问答检测题,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自己写,活动结束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自己掌握。这样,学生就可以“有备而来”,使教学有的放矢,课堂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
2.2活动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为老师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包括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答疑讨论等,老师可以利用这些活动形式,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Unit 5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学习篇标题为 “we can make a difference” 的文章,文章讨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从细微处做到保护环境,由于文章主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学生对此话题也比较熟悉,所以在文章导入时,老师在云班课中设置了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的头脑风暴活动,而且每个答案设置2个经验值,学生非常踊跃地参加活动,有的基础不好的学生,会到网上搜索,找到相关话题,并将答案归纳总结,发布到班课中,虽然这不是他们的原创,但是我们成功地将玩手机游戏的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转到了课堂,把交頭接耳说话的学生讨论的话题从无关的闲聊转到了英语学习上,睡觉的学生为了经验值,也参与进来,改变了以往上课的现状,为了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老师可以总结一下学生上传的答案,并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然后老师在班课中设置抢答活动,英译汉,翻译老师给出的汉语,这样学生就完成了从学习资料搜集整理到知识内化的过程。
2.3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优化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提倡并进行了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一线教师也在不断尝试,逐渐加大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但是老师们在记录各项平时成绩时,非常的麻烦,且长久保留也有一定的难度,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无法了解自己与别的同学的差距,也就对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并不清楚。
但是在蓝墨云班课中,学生的所有表现都会呈现出一个网状图,例如,签到、课堂回答问题、课前资源学习、作业完成情况等,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每个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哪方面做得比较好,哪方面需要加强,并且随时在班课中进行提醒,使英语教学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学生参加每项活动都会形成学习轨迹,获取相应的经验值,通过蓝墨学习平台,他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被落下,自己还有那些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以及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因此,蓝墨给了老师一个客观记录学生平时学习轨迹的平台,也给了学生一个及时了解自我学习状况的途径,这种过程考核的呈现形式便于老师管理,也便于学生接受,优化了考核的方式。
进入21世纪,我们进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利用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化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教学平台,给英语教学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与管理服务,有利于我们改善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考核方式,为社会的发展输出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课题名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度信息化课程建设项目:《大学英语视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