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包灵子
摘 要: 本文从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浙江精神”说起,分析高考作文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核心素养为本,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浙江精神 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群
一、从“浙江精神”说起
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都会受到全社会关注,2018年的“浙江精神”(后附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更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正如浙大陈建新教授所说,这是一个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的作文题,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作文题。不少人说,这是在考查学生的政治水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文题毕竟是属于语文的,重点关注的应是考生的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笔者有幸参加了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总的来说,作文的差距是在审题立意、文化底蕴、结构思路、语言表达和书写上。
(一)审题
这是一个论点预置的题目,只要围绕“浙江精神”做文章即可。虽然大部分考生能够根植于浙江文化和精神与切身体会相结合进行观点论述,但还是有一些考生将浙江精神、浙江传奇、感悟体会这三方面割裂开来,截取其中一句话进行立意,以致出现了“我的高考”“人生新起点”这些主题。审题立意,缺少整体意识,断章取义。
(二)选材
2018年的作文要选择的材料必须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与浙江人物,这一点让很多考生始料未及。事实上,命题者在命题中并未做绝对化的限定,在实际阅卷中出现的情况是,凡是没有写到浙江故事、传奇、人物的,即便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作文水平很高,得分也会很低。究其原因,就是考生文化底蕴不足,又不关注时事新闻。
(三)结构
存在平面化的穿靴戴帽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命题材料式结构,很少有作文能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深入展开。
(四)语体与文体
阅卷中发现有些作文太口语化,不甚得体;还遇到少量文言语体的文章,基本因为晦涩生硬而得分比较低。命题虽然放开了文体,但要求文体明确,不能出现“四不像”。虽然绝大部分考生选择了论述类文体,但是叙议不分、文体杂糅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与往年一样,宿构与套作泛滥成灾。
笔者认为,2018年的作文题本身确实存在特殊性,更强调个体的体验和思考,不提倡标语口号式的表达,更不是做政治问答题。考生们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不正体现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局限和不足吗?“浙江精神”这个作文题的横空出世是否作为一种尝试预示了变革的到来?
二、新课标·新语文
笔者三年前在网上见到课标讨论稿,当时就激动不已。终于在2018年年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称“新课标”)正式出版了。从2003年的“实验版”至今,真正的十年磨一剑。近十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朱之文副部长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基》的讲话中提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建设……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思考和谋划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全面探究在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上,如何实施学业质量标准的方法及策略。”[1]其中有两个词特别引起笔者的注意:一是立德树人;二是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义不容辞。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一词最早是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该机构在对人类多方面素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率先总结出有关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其中包含3类共9种核心素养条目。欧盟随后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还建议世界各国将指标体系列为各级各类教育深化改革和全社會终身学习的参照框架。最著名的便是美国的“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简称P21计划。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表述不一样,但是本质都是在思考如何培养公民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重心,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基础[4]。
崔允漷教授认为,传统较为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项内容,之后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初是双基,接着是三维目标,到当前推崇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是教书逐步走向育人的过程。例如,通过课程目标1.0版落实双基,课程2.0版落实三维目标,课程3.0版落实核心素养[2]。笔者认为,崔教授是从教师的角度分析的。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可以看作从下往上的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双基”、中间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上层就是“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教学要从知识为中心向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转变
就语文学科而言,“新课标”如是说:
学科育人价值,主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来。同时核心素养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品格、能力及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而是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时不断累积而成的,且该素养主要表现为应用于真实的语言情境时的个人品质及语言能力;也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及能力、思维方法及品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四方面内容分别为建构及应用语言、发展及提升思维、鉴赏及创造审美、理解及传承文化[3]。
学科核心素养的四方面内容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语文学科中,建构及应用语言属于“本分”,要让学生在母语学习中加强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热爱。其他三点都与语言文字的应用相关:语言表达是思辨能力的体现;在母语学习中,自觉培养审美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加大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度,逐步增强文化意识。
“新课标”确立了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对语文教师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三、新课标·新教学
反观2018年高考作文題“浙江精神”,不难发现很多“新课标”的影子。材料中提炼概括了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赞美宣扬了举世瞩目的浙江传奇;题干最关键的目的之一是在宏观视野中学生可寻找属于自身的价值。利用作文让学生对浙江传统有更深入的认知,从而对今后人生进行思考,寻找最佳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促使自己与社会共同进步,由此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说,作文本身就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构建与运用能力;论述文的写作是思辨能力的体现;一篇好作文是高尚审美的实践成果;以“浙江精神”为核心的写作就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新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也许题目本身并不完美,但是对“新课标”的诠释已经很到位了。
既然高考已然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改变,那么教学还有什么理由懈怠?
(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我们该怎么做?“新课标”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先生是这样阐述新课标与之前教学模式的差异的:“有文本,但文本并非是纲;有知识,但完备知识系统并非为主要目的;有训练,但训练并非为纯技巧。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5]笔者对此的理解是,设置某个真实的情景,确定一个与语文相关的主题,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相关资源,设计一些任务(问题),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最后教师或者全体对任务成果做评价。
“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其实与国际流行的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很相似。实际上该教学方式就是当前我们一直强调的以学生为主的全新教育形式[6]。
(二)PBL的实施关键
1.情景要素:情景是模拟真实的生活事件,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引入各种各样的生活素材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2.组织要素: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是小组合作学习。
3.资源要素:结合项目学习实际的资源需求,可由教师提供大量有效的资源,或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组织资源。
4.任务要素:项目学习实际上是基于学生原本知识结构及经验基础,使整个项目顺利完成,应当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及时间;结合整个项目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项目任务。
5.过程要素:学习过程是模拟或者进入项目的过程,不受课堂、书本及网络的限制。
6.评价要素:确保学生评价时,评价主体、手段及方法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三)项目学习实践介绍
“新课标”中明确提及:“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基于学习项目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方法、情境及内容,引导学生应用语言时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学习任务群中包含多个学习项目[3]。因“学习任务群”和PBL有异曲同工之妙,设计任务群中可以采用PBL的理论和方法。笔者做过一些项目学习实践。
例如,在苏教版必修二的新闻报道学习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项目学习。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采访,了解身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拍摄照片,撰写文章,设计并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报纸。具体要求:(1)报纸上必须包含消息、通讯、新闻评论等各种形式。(2)最终上交的项目成果集必须包含制作的报纸、小组采访提纲和采访记录、照片等一系列材料。
在这个项目学习中,教师要做的首先是教授重要的知识,如消息、通讯、新闻评论等相关新闻概念和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其次,时刻准备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组织学生班级活动展示和互评工作,其中新闻评论可以从议论文写作角度进行特别讲评。
总的来说,“学习任务群”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传统的单篇课文分析和大量知识讲解变成组织学生活动,改变传统固定的预习、听课、复习、考试模式,整合单一的知识点,构建整体知识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与点播的作用,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境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阵痛是短暂的,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提高自己,改变陈旧的教学思路,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充分展示育人效用,并在学生应用语言时引导其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朱之文副部长.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基[R].2018.
[2]崔允漷.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0-13.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5]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J].基础教育课程,2018(1).
[6]Thom Markham,著.董艳,译.PBL项目学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