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与外语学习动机相关性的行动研究

2019-10-18 08:50杨楠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师话语行动研究多模态

杨楠

摘要:文章以多模态话语分析和动机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以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行动研究和学生自我描述的方法分析了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话语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言表达时组合视觉、听觉和感觉的不同模态,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持续注意力。教师的眼神、微笑、专业水平、性格魅力,以及发自内心对教育的热爱等非语言特征的模态组合,能够和教学内容一起融入到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追求“理想自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愉悦情感和课下自主学习的延续动机。

关键词:教师话语;多模态;学习动机;行动研究

一、前言

国内外研究发现教师话语在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以多媒体为载体传输信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话语以多种模态的转换形式,通过讲解、展示、朗读示范、任务设计等多种语言输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学习知识内化。而在多模态视域下把教师话语和学习动机结合起来的研究还处在起始阶段。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主要是指教师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将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意义构建的多模态系统协同成为最有效的意义表达和交流方式,也可以说是教师运用多种模态,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与学生进行交际的现象,并指导学生借助多模态手段构建意义习得和语言输出(张德禄,2009)。Mayer(2005)提出的模态效应假设认为多模态的外语输入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印象,降低学习过程的疲倦感,增强学习动机。多模态教师话语交际的合适选择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为师生互动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的表达方式(张德禄,2012)。在多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课堂话语的语言和非语言模态以什么样的模态相互组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同行观察、课堂实录和结构性访谈,对笔者所在高校英语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动机和所承担的英语语言学课程的课堂话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

问卷设计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從动机强度、外语学习愿望、外语学习态度、目标的显著性、自我评价、学习持续力等动机的多维度出发,考察教师话语的情感特征、专业水平、性格魅力与课堂用语的音高、声调、语速等超音段特征,以及PPT设计与展示的语言信息等融合的多模态形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然后根据问卷信息中反映出的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教师课堂话语模式,在多模态理论和动机理论的框架下设计出行动方案。邀请课题组同行随堂听课4次,详细记录观察过程中教师话语和学生反映的各项数据,重点关注教师的语言和非语言视觉、听觉、感觉话语模态在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动机的影响并反馈给任课教师,同时录播两个班级相同教学单元课堂实况2次,进行话语语料分析,及时总结教师话语积极影响的话语特征和模态结合形式对学生动机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修正负面影响的解决方案。

课堂观察和结构访谈以个人描述方法进行,注重学生内心的自我感受,重点考察教师话语对学生动机类型、动机强度、自我认同动机变化程度、动机变化轨迹、自我监控策略、努力程度、时间投入等方面的影响。同行观察综合考量学生的动机强度、语言学习的愿望、语言学习的态度、目标显著性、效价、自我效能、注意力和持续力等动机要素和动机行为,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景层面三个维度动态解析教师话语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访谈环节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理想二语自我”“应然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历”三个考量要素,以任课老师作为学业导师的身份通过课间访谈和微信聊天进行。然后课题组通过反复研讨和征求专家建议,制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对教师话语的课堂用语、PPT课件设计、说话的面部表情、动作、超音段特征等话语要素与教学内容、教材信息、录音、图像、动画、音响设备、网络、教室周围的环境因素等模态的切合度进行课堂观察和课堂实录,分析教师话语的哪些模态组合会影响到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并根据多方数据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行动方案。最后通过对问卷调查、课堂实录、同行评价、结构性访谈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教师话语的哪些模态类型组合最能调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持续注意力,哪些语言和非语言模态组合最能激发学习动机的理想二语自我和学习持续力。

三、研究发现和研究启示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都认可他们的外语学习动机和任课教师的多模态课堂话语密切相关。85%的学生强调了开学第一课教师的非语言模态和语言模态相互结合模式对学习动机的深度影响,学生们认为教师第一节课仪态形象(视觉)、语音语调(听觉)、PPT图文音频视频并茂的多模态教学设计、幽默生动的表达方式(感觉)和师生互动的意义交流(声觉、听觉、感觉)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奠定了这门课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力。学生们在问卷和访谈中都热切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1:虽然课前预习的过程很枯燥,有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懂。课本难以理解。但是我庆幸遇到了一位好老师。首先杨老师的英语发音让人听起来特别舒服,然后杨老师会面带微笑给我们上课,看到她的笑容,好像自己的心情都会跟着变好。

学生2:语言学的教材是一本全英的课本,翻开来看一半都是一些专有名词,理解也很困难,但上完第一节课后这些顾虑就烟消云散了,杨老师自带亲民温暖的光环,第一节课竟然把语言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满尽致,随时面带微笑。上杨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学生3:上完第一节语言学课,我和舍友们就说下次一定要尽量往前坐,杨老师讲课真是太有趣了,完全没有之前听别人说过的语言学的枯燥与晦涩难懂。原来讲课还能这样生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更好地听课和理解。

教师的多模态课堂话语模式、专业水平、性格魅力和敬业精神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学生学习动机变化的频率。同行观察和课堂实录发现,教师课堂话语的多媒体设计、教学互动过程和每堂课的意义建构以及有效的信息传递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子。

学生4: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满眼生疏的单词,不知所云的图表,感觉有点吃不消。所幸给我们带这门课的杨老师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在每节课都会通过生动的PPT设计和话语来给我们诠释定义。

学生5:我感觉学习这门课,不仅仅学习到了语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门课教会我更多的实际生活经验。杨老师积极乐观,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爱他人爱学生,我想,作为杨老师的学生,多么幸福,因为她可以把爱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传给学生的学生……

学生6:这一学期的语言学课,我真的收获了很多,无论以后还会不会再学习或者是有机会深入学习这门课程。我想它对我的影响都会是一生的,我也会深记语言学的功能,让语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用语言感化自己,感化他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课堂话语模态形式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但是两个班级在具体动机体现维度上有一定差别。数据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发现教师的话语特征、话语量、模态类型及频率分布、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话语反馈策略等都将对课堂教学中增强外语学习动机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同行观察、课堂实录语料统计分析后有以下主要发现:

1.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和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层面,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是所学即所用的任务型多模态教学设计和呈现方式。9位教师根据课堂观察、课堂实录和各自的听课体验对语言学课堂的“视频+音频+最新语料+课本+师生互动讨论”的多模态授课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同时,有3位教师提出教师话语的语音、语调、节奏、课堂用语的标准、生动、有激情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强度和持续注意力的关键因素。中国诗词大会、许渊冲专访、特朗普推特、地方方言、儿童语言习得视频、聊天机器人、机器翻译、语言学最新发展动向等语料分别被用在了语言的功能和变迁、音系学、句法学、语用学、语义学、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心理語言学等各章节授课的PPT设计中。

2.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际和情感激励层面,教师话语语言和非语言的模态组合最能激发学习动机的理想二语自我和学习持续力。多模态的语言输入不断进入学生的工作记忆,但是输入在工作记忆中保留的时间非常短。师生有效的语言和非语言互动,以及教师话语的情感激励能够引起学生对输入信息的注意,只有这样英语语言输入才能得到大脑进一步的处理,从输入转化为吸收。英语语言输入的质量,频率,突显度,教师指导,任务选择,任务要求和输入材料的微调等都会直接影响注意的程度和输入经过输出转化为吸收的效果。这时教师的眼神、微笑、发自内心对教育的热爱都会和课堂教学内容一起融人到学生的认知;激发起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7:杨老师的语言学课是我每周最期待上的课。似乎从一开始老师就具有一种魔力,我们被她所吸引,老师将枯燥的语言学变的活泼,我们也沉浸其中,通过学习,我也克服了很多在语言方面的缺陷,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但是要注意方法和形式,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形式和情感表达出来对于接收者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语言的魅力无处不在。

学生8:杨老师的多模态教学设计让我有兴趣了解语言学,并专注于它。我很喜欢这种讲课方式,我觉得这比单纯的表达专业术语更有吸引力,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门课程。

3.承担同一课程的同一教师运用同样的多模态教学话语设计,在不同班级的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不同。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班风是阻碍教师多模态话语发挥同样作用的主要因素。一班班风积极活跃,二班班风沉闷压抑。教师上课时在一班的话语模态丰富生动,师生互动积极。而在二班上课时明显地感受到教师的激情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课后访谈发现一班的学生普遍乐观向上,能够感受到教师多模态话语对她们的积极影响。二班的学生普遍沉默,不善言辞,对于教师多模态话语的运用非常认可,很希望和教师有积极的互动,但是上课时没有勇气打破沉默参与互动。

学生9:语言学课很没意思,大学没有有意思的课程,我最喜欢玩游戏。这和老师没有关系,我一上课就想睡觉.英语课本看不懂,将来也不会找和英语有关的工作。

学生10:每次听杨老师的课,我都想好好学习。可是课本看不懂,不会用英语回答问题,下课就不想学习了。上学期有3门不及格,还不知道怎么毕业呢,很焦虑,也很迷茫。

针对发现的问题,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和这两个班级的全部任课教师以及班级辅导员进行了沟通,开展了4次合班上课,3次外语专家学习策略讲座,1次“师哥师姐对你说”经验交流会,研究结束前的最后1次课堂观察发现二班已经比较积极活跃了,教师多模态话语的教学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这一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师多模态话语的设计者,又是多模态意义建构的实践者,这有助于把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理论联系起来,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进步。问卷调查、课后访谈、同行观察和课堂实录相互印证可以为教学研究提供全面真实的数据分析和教学反馈策略。通过这次在真实的课堂语境下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一堂课的真实评价和沟通反馈的研究,任课教师及时反思和调整课堂多模态话语输入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和课后学习动机的延续性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研究对象人数有限,授课课型单一、授课教师只有1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优化。

猜你喜欢
教师话语行动研究多模态
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水平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