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2019-10-17 00:39陈伟向利娟李利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肠病溃疡性结肠炎

陈伟 向利娟 李利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伤口治疗中心,成都610041

患者女,45岁,左足红肿热痛2个月。2个月前,患者出现左足红肿热痛,皮肤无破溃、渗液,外院诊断为“左足蜂窝织炎”,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疗效不佳。3 d 前,患者左足症状加重,出现皮肤发黑坏死,前来我院就诊。2年前,患者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结果示直肠、结肠、阑尾孔周围黏膜水肿、发红,部分肠黏膜糜烂及出血;结直肠活检示结直肠黏膜中度慢性炎症,可见隐窝脓肿形成,部分腺体内杯状细胞减少,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治疗后缓解。入院后内科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踝外侧局部皮肤发黑(范围4 cm×4 cm),周围皮肤红肿有压痛,皮下积脓且有波动感,皮肤完整无破溃。血常规示白细胞11.6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21,C 反应蛋白138 mg/L,红细胞沉降率77 mm/1 h,白细胞介素6 187 g/L;大便常规:白细胞+++/高倍视野,隐血试验(+)。诊治经过:入院后左足脓肿破溃,有黄色脓液流出,行左足扩创治疗后,可见5.7 cm×8.2 cm 的皮肤溃疡(图1),脓液分泌物培养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初步诊断:①左足蜂窝织炎;②溃疡性结肠炎。予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2周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恢复正常,脓液分泌物培养阴性,但C 反应蛋白为80 mg/L,白细胞介素6 20 g/L,左踝溃疡未见明显好转,结合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不排除炎性肠病相关性坏疽性脓皮病(PG)。追问病史,患者诉近几日大便伴黏液及脓血,行腹部增强CT 示直肠、全结肠和回盲部肠壁广泛增厚,增强扫描时,肠壁强化信号较前稍明显,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及升结肠内侧淋巴结增大增多,考虑炎性肠病。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全层明显充血、出血,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图2)。修正诊断:①炎性肠病相关性PG伴感染;②溃疡性结肠炎。因患者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给予口服美沙拉秦1 g每日3次,并予湿敷换药等治疗1周后,患者黏液脓血便基本消失,左踝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增生,溃疡面积逐渐减少。患者出院后继续予以上述方案治疗8周,皮损愈合,遗留瘢痕(图3)。

图1 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左踝外侧溃疡创面 图2 皮损组织病理(2A:HE×100;2B:HE×400) 真皮全层明显充血、出血,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图3 治疗8周,皮损愈合

讨论PG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及病理学特征,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能确诊,因而容易误诊。本例患者初期仅表现为左足红肿热痛伴脓肿形成,且脓液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无特征性疼痛性溃疡表现,因此误诊为“蜂窝织炎”。入院后患者脓肿破溃形成溃疡,同时出现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抗感染清除病原菌后患者溃疡无明显好转,且炎症指标仍然较高,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最终确诊为“炎性肠病相关性PG伴感染;溃疡性结肠炎”。这提示我们在诊治炎性肠病合并非典型皮损时,应当重新评估炎性肠病的活动度,警惕炎性肠病相关性PG的可能。

PG的传统治疗方法首选糖皮质激素,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本例患者予以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后,黏液脓血便得以控制,且皮肤溃疡逐渐愈合。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建库以来的文献,共检索到23 篇中文文献和55篇英文文献,累计95例患者,其中,8例患者口服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单药治疗炎性肠病相关性PG[1-8],4 例患者[1-4]肠道症状逐渐好转,皮肤溃疡逐渐愈合;另外4 例患者[5-8]治疗无效,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制剂后才能缓解。美沙拉秦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用药,其治疗炎性肠病相关性PG的机制不清,PG的改善可能是继发于炎性肠病的改善。但是并不排除美沙拉秦在PG的治疗中发挥直接作用。总之,美沙拉秦治疗炎性肠病相关性PG 的疗效仍需大样本观察,且其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肠病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