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成
摘 要: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道德情感培养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成长状态、课堂结构、情感互动、课外实践这四方面内容的分析,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道德情感培养方式,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交流平台。
关键词:品德與社会;小学教学;道德情感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帮助学生形成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对于此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成了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尤其在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更需要从课程空间的创设入手,展开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工作。
一、关注成长状态,开展针对性教学空间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其认知能力与思维模式都带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以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确定课程教育中的指导性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课程。由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体系与框架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也能在课程内容中,为学生构筑起更加开放的联想空间。使学生将这种道德情感内容与自身的认知体系形成联系,真正成为自身所具有的品质,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于年龄条件的特殊性,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同时,出现情感上的波动。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产生亲密的情感关系[1]。而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也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影响,使学生能在互动性的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感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道德情感内容,实现个人品质的塑造。尤其在集体荣誉感上,这种道德品质的塑造效果,表现得最为直接。
二、优化课堂结构,创设情景式课程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中,情景模式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以在创建客观模拟环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融入特定的案例内容,并在角色扮演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他人的心理活动,保证对于道德情感内容的理解深度。
创建课程情景模式时,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在心智上的不成熟条件,在引入各种道德情感内容的过程中,需对其思想核心进行凝练,并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防止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更加直接地将思想内容传达出来。
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内容作为课程引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多种解答内容上,为学生创建相对开放的回答空间,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情景剧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并在近似于“过家家”的游戏活动中,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道德情感内容作为主线,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最后,在完成课程教育活动之后,由教师对课堂活动内容进行总结,并尝试着由学生归纳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过程中吸收道德品质的指导思想与内容,达到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成长。
三、融入情感互动,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加入情感互动内容,是实现课程教学优化升级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对学生道德情感进行塑造的过程中,这种互动性的发展条件,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品德与心智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定位。而在社会环境中,每个人的道德品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在一定社群关系影响下,形成立体化的形象。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中,这种情感的互动条件,不仅涉及到同学之间的友情、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而这些互动情感状态都是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就能更好地激发出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对其作出调整,使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的发展得到保证。在针对此类内容展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以亲情角度为切入点,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优化学生的情感状态,完成对学生的个人道德情感教育[2]。
四、组织课外实践,道德情感培养深入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实现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真正认识到道德情感内容的意义与表现形式。需从实践内容着手,根据课程安排与实际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这种道德品质,以此保证学生在“学”与“做”的交替进行中形成道德情感的立体化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与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孤寡老人进行慰问。由此,不仅与课程教育中的“尊敬老者”的内容相对接,也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如何才能达到尊敬老者”。由此,在体验与锻炼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发展。
综上,《品德与社会》是构成小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础。在对这一课程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将建立针对性的教学空间作为基础,通过对情景模式的应用,将课程教育与社会内容联系起来,并在课外的实践组织活动中,实现学生道德情感的深化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淑江.浅析结合生活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8):119.
[2]陈勤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路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6):67.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