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上映的《最长一枪》褒贬不一,豆瓣评分6.2。作为一部以大上海奢靡的黑帮商人生活为背景,老戏骨云集的民国悬疑剧情动作片,有非常多值得观看的地方。但由于是新人导演,也有不少缺点。本文将以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角度浅要分析《最长一枪》的缺陷。
关键词:《最长一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
近几年以民国为时代背景的电影并不多见,2016年年底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腾空出世。该影片除去众星云集这一特点,其非线性的叙事也被观众津津乐道。时隔三年《最长一枪》出现在大荧屏上,该片作为广告片导演徐顺利的影视长篇处女作,虽然在极力模仿《罗曼蒂克消亡史》《一步之遥》等片,但是无奈导演编剧还是太为稚嫩,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线索过多,情节不明,人物虚浮。
一、故事情节繁复 节奏拖沓跳跃
故事讲述的是1935年的上海,零失误的杀手老赵身患帕金森准备退休,却同时接到两个订单。他决定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弥补遗憾,然后金盆洗手。但是杀手行里有着这样一个传闻,最后一单绝对会出事。老赵的杀手经纪人本以为能全身而退,可惜最后老赵还是死在了最后一单。故事线索提炼出来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最后一枪”,可惜影片线索太多内涵丰厚,导致观众看完影片之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影片长达125分钟,共存在四方势力。法租界长官、与日本人勾结的中国商人王力波、外国商人皮特、在几方势力中扮演和事佬的中国商人王老。四方势力各怀鬼胎想要制对方为死地。所以就出现了不止一单杀人任务。总体来看影片一共存在三条主要故事线,老赵、王力波、皮特。从这三条线索里又分出很多条支线,无数条线索的冗杂堆砌让观众不断的怀疑自我的理解能力,也在怀疑导演和编剧的专业水平。
主要故事线里的老趙这条线,引申出了太多支线。导演和编剧给老赵拼死一搏完成两单就金盆洗手的想法赋予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那就是攒钱还债给东北抗联。但是仅仅用了两场做梦幻想的戏就把东北抗联这个引子展现出来,着实有些牵强,而且并没有表达清楚为什么要还钱给东北抗联,也没有讲明白埋藏在老赵心底的那个不安和愧疚到底是什么。其次,老赵因为帕金森找到俄罗斯杀手帮忙,可是俄罗斯杀手找到两个广东仔跟踪老赵。广东仔弟弟被老赵反杀。从此老赵便被哥哥记恨,也给最后的任务造成了极大阻碍。带有杀弟之仇的哥哥在最后的慈善晚宴上,凭借俄罗斯杀手留下的一个“跑”字,就能心甘情愿的离开,而不再报仇?人物行动的合理性又一次被打破。剧情发展不符合现实逻辑人物形象无法立住的同时也使影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三条主要故事线比重悬殊,老赵的线索多余冗杂,其余两条不够清楚。几条线索的穿插进行确实打乱了时间顺序,增加了影片的烧脑程度,但是对比起《罗曼蒂克消亡史》上仅仅打乱整体大时间来增加影片趣味的做法,《最长一枪》的导演和编剧还是技艺不精。
二、背景讲述不清 形象缺乏支撑
影片人物只有分为三类。杀手类有老赵、俄罗斯杀手、广东仔杀手、安徽保镖。雇主类有王老、皮特、王力波。其余的就是杀手经纪人老杜。
老赵是具有悲剧内核的人物,一个即将退休的杀手,无依无靠,孩子去世,唯独有一个钟表店还因为自己得病而没办法继续。导演和编剧想塑造一个孤独的迟暮英雄,甚至是塑造“孤胆英雄”这样的群像,但是影片中的所有杀手都有同样的漏洞,那就是背景不明,动机不足。上文提到过老赵整条人物线中最不清楚的是他和东北抗联的关系。俄罗斯杀手最开始对老赵的敌对态度从因为一个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威胁到最后的拼死保护的转变,莫名其妙荒诞至极。这一切的不合理都让这个人物显得虚浮不接地气,甚至有些滑稽。相比之下《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杜江、杜淳扮演的杀手形象都非常立体,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
雇主类的两个代表人物王力波和皮特在形象塑造上也并不合理。首先王力波第一场戏就是因为自己的弟弟的死而聚集起了租界的商界大佬一起商讨对策,且之后的几场戏都是表述他的杀机是因为弟弟的死亡。但是他并没有对弟弟表示基本的尊重,在棺木旁边聚餐,在为弟弟购买的剧场里抽烟跳舞。也许这是导演刻意为之,确实场面设计也十分好看,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有些许奇怪。至此,最重要的缺陷在于,王力波的杀机可以说是为了死去的弟弟,也可以是为了自己保命。弟弟的死亡在他的故事线里没有必然性,删去这个片段,直接表明王力波雇凶杀人的原因就是保命也未尝不可,甚至还更加清晰。人物行动的不合理性使得整个影片的情节发展朝向有误,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多说多错”。最后一个最强势力的王老因为本身篇幅较少所以没有什么太多的过错。
三、结语
总的来说,《最长一枪》各个部分的比重安排不够合理,前期杀人任务铺垫了近一小时五十分钟,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5分钟。这不免让人有草草了事的感觉。但是,作为广告导演跨界的处女作,选择了如此宏大的一个背景来进行拍摄,整部影片的舞美道具、灯光构图还是给观众还原出了20世纪30、40年代上海租界繁华的景象,所有演员的演技也是非常值得大家走到影院观看的。
参考文献:
[1]史鑫涛.《罗曼蒂克消亡史》叙事学手法分析[J].戏剧之家,2019(11):80-81.
[2]王玉玲.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看程耳的叙事风格[J].当代电视,2017(06):105-106.
作者简介:付正(1996-),女,汉族,山东泰安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