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明,陈咏耀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职业适应性教育,要求其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基本目的,注重实践课程的建设。但是传统的高职课堂教育仍然是对本科教育的模仿,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忽视实践操作性,学生基本处于“坐中学”,而不是“做中学”。
本院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以下简称高铁乘务专业)成立于2015年9月,2016年进行第一次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基于对高铁乘务服务范畴的调查研究及对学生基本能力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基础上进行。
根据对福州动车北站工作人员的走访及对高铁、动车组乘客的随机采访发现,乘客们和站内工作人员均表示高铁乘务人员应该体态优美、苗条灵活。动车组工作人员反映高铁乘务人员选拔的第一关是对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可见形体对作为窗口形象的高铁乘务员的重要性。对正在发育期的高铁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求学生加强自身的锻炼,增强对自我的约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保持体形。
高铁乘务员这个岗位要求乘务员应以清新淡雅、恬静宜人的形象出现,因此要求乘务员必须带妆工作,这就要求乘务员要掌握熟练的化妆技巧。目前,本专业将化妆技巧与高铁乘务服务礼仪合并为一门课程,这就导致了化妆技巧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学生普遍不能独立完成岗位要求的妆容,因此本次改革独立设立化妆课程。
一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高铁动车的快速发展,便捷、快速、舒适、安全也吸引了很多的外国游客乘坐高铁,而高铁乘务员多数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据调查,她们在校内虽然都学习过高铁客运英语,但是实际交流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些乘务员看到外国乘客就害怕,怕被问问题,怕不能回答而尴尬。此外,高职英语类课程也多数偏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口语听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将引入外教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福建高铁体系在海峡经济区的发展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引入福建主要方言,旨在培养学生使用方言的能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铁乘务员是高铁的形象窗口,也是乘客最直接面对的工作人员,高铁乘务专业虽然不要求从业者具备播音员的水平,但是一口流利的不夹带方言腔的普通话是必须的。授课过程中发现,仍然有不少学生方言腔比较严重。
原课程体系的制定是建立在传统课堂教学经验上,从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出发,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为学生将来可能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打好理论基础,但是忽视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安排如附表1。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先确定教育对应的目标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要求,根据所要培养的技术技能确定课程分类,在课程分类下从浅入深,以理论为前导,以技能实践为主体,逐步构建课程体系,并相应改革考核方式。具体安排如附表2。
对比附表1和附表2可以看出,原课程体系划分粗糙,没有针对性,注重理论基础,考核方式单一,以试卷笔试为主,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从四个方面细化课程分类,分别是理论课程体系、语言类课程体系、客乘服务类课程体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其中,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目的是奠定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可能性,理论课程授课内容以够用为度,有深造计划的同学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学积累理论知识,准备毕业后加入社会建设大军的同学可以用于指导后面的实践课程,帮助同学更快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语言类课程体系,考虑到英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使用,本专业设置的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淡化英语阅读及语法的教学,以口语训练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在高铁乘务服务中的使用。另外,增设方言类课程和手语课程,如此安排主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服务于福建地区交通行业,以提高学生客乘服务能力。从学生参加面试时,用人单位对学生掌握方言及手语使用上显示出极大的兴趣与肯定上看,这两门课程的开设符合社会的需求。最后,根据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增加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了解社会发展方向。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理论课程体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语言类课程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以《高铁乘务服务英语口语》课程为例,要求培养学生乘务服务英语口语的使用,淡化甚至去除单纯语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开口说的能力,普通话沟通辅导重点在于沟通,考证只是评价手段之一,要求学生能用标准普通话实现沟通目的,从而改变课堂教学从“坐中学”转变为“做中学”。
课程考核是督促并评价学生一学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课程考核方式也应该随着改革。以《高铁乘务服务英语口语》课程为例,《高铁乘务服务英语口语》是《高铁乘务服务英语》改革后调整的课程,原《高铁乘务服务英语》未强调英语口语,培养方式依旧是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侧重英语语法的理解,考核方式也是传统的闭卷考。改革后课程为《高铁乘务服务英语口语》,不再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只要求学生能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英语达到沟通的目的,考核方式也随着改变,不再采用闭卷考方式,改成情景实战演练,考核地点放在高铁实训室,授课老师设置情景与考生现场对话,根据学生的反应对答情况给予得分。
本次改革淡化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酌情删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从职业需求实际出发,学生普遍欢迎认可改革后课程的课程体系,普遍反应认为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未来高铁乘务服务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淡化枯燥的理论学习,注重生动形象的实践学习,不但使学生对课程有极大的兴趣,也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信心。
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高铁乘务服务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高职院校在培养高铁乘务专业人员时,需要摒弃以往只注重教学不注重实践的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性学习及模拟演练等各种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高铁乘务工作的全面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在高铁乘务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高铁行业的发展存在无限可能,对高铁乘务服务专业性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只有根据职业特色需求改革教学,进一步提高高铁乘务服务水平,高铁乘务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高铁事业的需要。
附表1 改革前课程体系
附表2 改革后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