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学术规划课程”的应用路径研究

2019-10-08 07:03李晓菲
艺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

李晓菲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学科发展所处的变革坏境,在基于艺术教育问题、艺术学研究生培养等学科建设的需求之上,应确立研究建构艺术学的学术规划课程。学术规划课程是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与人生规划指导的重要课程,在实践中引领和支持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该文系统探讨了学术规划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学理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学术规划课程实为艺术学专业领域研究生修习之必须。

【关键词】 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培养;课程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在艺术学成为一级独立学科门类之后的今天,中国范围内的各大高校都在纷纷争取设立艺术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与博士学位授予点,大量培养艺术学专业人才。在此状态之下,对于艺术学课程理论的开发与建设则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研究学术规划课程是解决艺术教育现实问题与着力探究艺术学理论建设之必须。

一、对艺术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现实问题之反思

伴随着艺术学专业的“升门”,学科在急速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根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艺术学专业的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为54.37%,也就是说艺术学专业的博士生有一半以上遭遇到无法按时毕业的问题,其原因也许来自于“部分博士生因弹性学制而放松了对自身学业的要求,未能按时达到毕业要求,而不得不选择延期”[1];比如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理论基础不够,缺乏应有的知识;学科意识不清;没有真正的学术问题;学术规范不清”[2]等涉及学术内涵的基本问题;再如,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艺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出现“学位论文选题缺乏必要的元理论研究作支撑”[3]以及“非专业选题”的严重问题,等等,这些也反映出艺术学专业研究生普遍缺乏学术规划意识、学术目标模糊、自我认知不够、学术准备不够等。

导致当下中国艺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存在于学科专业领域,“艺术研究生没有立足于和守候自己所在艺术学科及其专业的这个根本立场所致”[4],而有些原因直指根本,如传统体制的束缚、高校指导的不足等等,特别是高校的艺术学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规划、学术规划以及学术职业生涯规划等容易导致艺术学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心理健康、修业年限,乃至学术职业发展等方面遭遇各种问题的出现。以上艺术学研究生培养的种种问题与现状,都说明无论是从高校艺术学课程的设置角度,还是从艺术学专业研究生自身发展来看,都应该要有学术规划的意识、观念与方法。面对艺术学专业的课程发展不完备、培养人才过多的现实状况,力图解决艺术学研究生学术生涯中欠缺学术规划与学术认知等问题,便是开设和实施学术规划课程的现实基础和学理逻辑起点。关注研究学术规划课程的目的,一是试图解决艺术学专业领域因研究生的学术规划缺失出现的教育问题,二是完善艺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三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总之,对艺术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后的指向,就是对于针对性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之引导性学术规划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思考,以求得从学理层面和现实层面引领艺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提升。

二、学术规划课程开设与实施的内容与应用路径

在分析艺术学专业学术规划课程开设与实施的内容之前,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学术规划课程可以为艺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提供哪些不可或缺的指导?本文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其一,学科知识领域指导;其二,认知力提升指导;其三,学术职业规划实践指导。

由于艺术学相关专业的学科成立时间不长,更多情况下面对的是跨专业的研究生。所以,对于刚刚“跨入”艺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自身的专业和学业不甚明了。因此,学术规划课程不同于一般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术规划课程应首先涵盖学科专业知识领域层面的内容,指导学生清晰认识学科边界和研究方向;其次,学术规划课程还应该体现培养学生认知力层面的内容,对于学术发展规划拥有明晰的认知与意识是学生成功完成学业,发展学术职业能力的重要心理因素;最后,还需要包含学术职业规划实践指导方面的内容,来自学校和导师的学术规划支持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中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时,随着学生认知力的不断进化、提高,知识领域层面的内容也会掌握得越来越深刻,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学术职业规划的实践指导应为本课的重要基底部分。学术规划课程不应该成为纯理论讲授的一门学术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学术规划课程应该成为贯穿学生修学阶段的持续性指导课程,特别是在得到研究生的学术实践反馈之后,导师根据相应的反馈进行引领性实践指导,这门课程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一)知识领域层面

艺术学专业的学术规划课程首先应该在艺术学学科的知识领域层面对研究生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厘清学科界限和明确研究方向。

艺术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是来自不同艺术门类学科的学者,大多数人在选择攻读艺术学专业的学位之前,都以一个特定的学科作为自己的学术立身之基。对于艺术学专业的博士生而言,获取学科认同感至关重要,博士生需要基于这种学科归属和身份去拓展艺术学领域和艺术教育专业的“学术圈”,并不断巩固自身的“学术地位”。由于艺术学专业对于各艺术门类学科的统领性以及艺术教育专业的交叉性,都需要本专业的博士生将其前背景的多学科领域建立起联系,再持续沿着学术轨迹行进。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跨进”艺术学及艺术教育专业,便会在博士阶段的开题乃至博士论文的写作中产生问题。在纵观全国各大艺术学学术会议的论文集时,我们会发现,尽管艺术学已经“升门”一级学科多年,但还是有不少学者从门类艺术专业的角度去探讨问题,而不能很好地从原有专业学科“跨入”艺术学和艺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学术规划课程和导师的指导,博士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原有专业背景学科和艺术学与艺术教育专业之间寻求学科身份认同,无法建立起艺术教育专业和学科身份的联系。并且,对于艺术学专业的要求来说,艺术学领域不仅包括艺术学理论相关概念,而且还涉及其他门类艺术学科。但是,单一学科的知识专业深度通常是经过多年的学习才能获得的,学科语言以及其复杂性使得这些知识对学科之外的“局外人”而言很难懂。博士生们过去只是掌握了自己研究的门类学科领域的原理及文献,提起美术教育或音乐教育或舞蹈教育如数家珍,但是他们缺少对除自己专业学科之外的其他艺术领域以及上位的艺术教育专业和艺术学领域学科研究活动的理解。即使有一定的理解,一般也只能达到对其他研究领域的最初级的理解。虽然说,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但是,对于艺术教育专业的博士生来说,学习其他艺术领域的知识就会产生思维转换过程,而且这种转换并不是通过简单地阅读其他专业领域的期刊文章和课本就可以实现的,这也会加大他们进行艺术学工作时的理解压力。所以,与传统的门类艺术教育的博士生相比,艺术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既不能放弃自己原有的门类艺术专业背景,还要拥抱上位的艺术教育专业,并且同时满足门类艺术教育学科与艺术教育专业学科的双重研究任务。在具有统领性的艺术学专业的学术研究中,博士生既要如实面对自己过往的学术经历,又要承担艺术教育专业学者的角色,这对他们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处理不好便会妨碍学术研究的进展。所以,如果进入艺术教育专业领域的博士生没有做好相应的跨学科准备,就逐渐深入学科領域进行学术研究,这样没有被充分理解及规划过的学术生涯历程会困难重重。可能反映在诸多博士论文的选题上、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中,乃至博士生博士阶段的学业压力和精神状态上。在如此境况下,艺术教育学术规划的构建实在是艺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指导博士生进入专业学科并循序渐进获得学术生涯的成果的指向性课程。基于此,认识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是研究生在学术生涯中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学术规划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关注学科基础理论。对艺术学进行学理层面的分析和反思,是艺术学理论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的研究之必须。李心峰认为:“元艺术学作为艺术学之学,只探讨一定的艺术学说、艺术观念、概念的性质和意义等等。这意味着元艺术学理论首先是一种‘超越更髙一个层次的理论研究,即元理论以纯粹逻辑形态的理论为对象,它区别于具体科学的表达方式,是对整个学科理论作整体性的反思。其次,它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形式化是其总特征。元理论需要暂时抛开具体内容,但具体内容已积淀在形式之中,形式化程度的高低与学科的特征又在理论当中以逻辑形态来表述问题。再次,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元理论不能停留在零散的层次进行思考,它是对学科进行系统的反思,成为该学科中的一支,并有可能形成一个分支群的科学理论。”[5]实际上,在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这种理论研究和反思,已经在全部科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深厚的学科传统、研究问题的观念和方法。对于新生的艺术学专业的理论而言,艺术学的元理论研究还不够被重视。这也是有些研究者认为艺术学的学位论文的选题总是出现非专业性选题的原因之一——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元理论研究的重视所致。“这一现状也反映出,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指导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缺乏对于艺术学元理论的深入思考与探究,依旧是站在门类学科的认识点上考虑问题,仍倾心于自身驾轻就熟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缺乏艺术学元理论作支撑。”[3]所以,学术规划课程在面向众多“跨学科”的艺术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指导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清晰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以及元理论,为其他领域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厘清门类艺术理论。根据对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前学科背景的分析,他们要么是具有一种门类艺术学科的背景,要么是具有文学理论学科的背景。跨学科的特征在艺术学专业研究生身上格外明显。而学术规划课程就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指导跨学科的学生进入学科门类领域。如,学生需要在学科专业学习时“打通”其他门类学科,用张道一先生的话就是,最好要打通音乐、美术、舞蹈这三门学科,才能对艺术教育进行统领性和上位性的思想。“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如果一个研究者不具备音乐、美术和舞蹈知识结构,如何去打通?舞蹈的载体是人自身,音乐的载体是声音,绘画的载体是颜料和画布,载体不一样。不仅如此,音乐是听觉艺术,西方又称时间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西方称为空间艺术;舞蹈兼具二者特点,但是人自身在其中为载体。人类的视听艺术形态、时间的和空间的艺术形态,都囊括进来了。”[6]同时又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但是,能够真正“打通”这三门艺术学科的人必须要从本科阶段培养开始培养。在目前现行的艺术学招生体制下,可以说是“打通”三门学科是一个学习上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在实际进行艺术学专业的学习时,只要保有一颗对其他艺术形式感兴趣的“学习之心”,有了这样的学习之心,才能尽可能多地获取其他门类艺术学科的养分,而不会固步自封地局限在自己从小学到大的某一门学科门类之中不可自拔。

所以,能够明晰学科界限,清楚艺术学专业理论与门类学科的关系是学术规划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

3.借鉴交叉学科理论。一些艺术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所以,学术规划课程也要指导学生在进行专业领域的学习时,要开阔眼界借鉴交叉学科的理论以促进与开发新的研究领域,扩大研究生的视野范畴,促使他们在学术中引领艺术领域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视域,推动学科成熟稳步向前发展。

(二)認知力层面

在认知力层面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是学术规划课程中价值观念部分的重要环节。随着学术规划课程中的意义介入,认知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不但会对研究生的知识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其学术生涯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如果没有学术规划课程的条件引导,研究生们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很可能出现与认知相关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博士生而言,轻则影响博士生的学术发展,重则危害生命。学术规划课程在认知力层面的指导可以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1.价值辨析与导引。学术规划课程应该对研究生的学业观进行价值层面的正确引导,以帮助学生及时应对学习中的挫折并顺利完成学业。如果没有价值观的引领和学术理想,博士生在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可能会遭遇困难而无法坚持下去。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所开设的《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课程中提出了博士生的正确价值观:目标要高,要有情怀和理想,“博士生实在应为建构、引领和供给者;是荣誉、品味、卓越见解和经典文明的风景”,并且提出了“人生的三个支架”理论:博士生应该努力寻找人生的三个支架:灵魂有个高贵的支架;学术有个高级的支架;生活有个厚实的支架。[7]如果研究生都能够以此“顶点规格”要求自己,那么博士生涯的学习压力也就不算什么了。

2.自我认知心理基础。学者艾莉森认为:“自我概念乃是个人所持有的特殊角度——是个人甄选与过滤事件,使结果听起来、看起来都能符合自我经验的参考架构”。对于学术界不断出现博士生抑郁的心理问题情况来看,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科学地把握自己,是培养和保持生理、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完整,顺利完成学业与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自己的兴趣、人格、能力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方向的研究,能够做什么方向的研究,都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在学术生涯发展中的差异,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也将有益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因此,提供自我认知的引导是学术规划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之一。

3.意识与想象力的未来建构作用。学术规划类课程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指导,培养学生增强学术规划的意识,运用想象力去构建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建构未来,对未来可能的成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追求时,思维一旦打开,人便可以做到也许现在还无法做到之事。这种意识是个人追求未来成功的学术生涯以及拥有幸福人生的关键。有了认知层面的提高,也会增强学生面对博士生学业困难时的抗压能力,怀抱一定可以坚持下来的信心,从容面对学术道路上的坎坷,完成自我的进化和学术能力的提升。学术规划课程运用心理学指导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发展和提高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三)学术职业规划实践指导

学术职业规划强调两方面内容,其一为学术规划指导;其二为学术职业规划实践指导。学术规划指导针对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学术规划,比如应该以怎样的学术素养来完成和发展学术生涯,都应该是学术规划中的内容;而学术职业规划,则在学术规划的基础之上,教会学生掌握了解自我和了解职业世界的方法,提高学生做出职业生涯选择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没有一个学生会永远不毕业,即使对于已经有工作的博士生来说,来自导师与学校提供的学术职业规划都是帮助他们再度获得学术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条件。

1.学术规划指导。学术规划指导对于研究生在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学习有着方向性的把控作用。学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学术规格,明晰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制定长远学术目标与短期学业目标。明确的学术规划可以让学生成长得更快,更能提升艺术学人才的培养效率。学术规格是支持研究生学术生涯不断成长的基本素养。学术规划课程指导研究生明确并施行学术规格,让学生规格化长成,比如,梁玖教授开设的《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课程中提出艺术学“博士生规格”为:博士生应成为有精神的人;安顿生命的人;敬畏学术的人;开创新知与求索真理、创造学术思想、开派之人;体现荣誉、理解人类境况以及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之人;具有学术判断力+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是意义化生存之人;是不可替代之人;具有职业观、价值观、荣誉观之人。[8]1-2

2.学术职业规划实践指导。对于研究生来说,学术职业规划实践指导是职业生涯开启的关键性的存在。即使对于已经拥有职业目标的博士研究生来说,来自学校和导师的学术职业规划指导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有益存在。因为随着个人认知的提高和博士学位的获得,博士生的职业生涯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此期间得到相关的学术职业规划指导,便会激发学生研究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未来可能上升的学术职业方向,以此来规划自己的学术课题研究或是学术论文写作,完成博士阶段的研究,关注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研究,增强个人的学术资本,成为固定学术领域的专家型学者,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职业提升。

总之,学术规划课程无论是从明晰学科知识领域,提升认知力程度,还是学术职业规划指导这三方面来看,对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提升和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三、学术规划课程的价值

首先,学术规划课程是在高校艺术学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之下提出的切实解决办法,学术规划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修习与学术生涯发展。在面对高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在学术修习、定位和发展的过程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学习盲目性强、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对学科了解不够、对学术职业发展消极等待或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生活和学术目标的规划与准备等等这些问题时,均需要通过学术规划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在针对性分析艺术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上位性+交叉性,并正确估量博士生本人的前学科背景与艺术教育专业所需要的跨学科性质后,在一方面帮助保持博士生本人的学科背景专业专深度优势的基础之上,同时又让博士生在修业期间能够完成艺术教育专业所需的理论建构和理论贡献,做出自我学术价值的提升。学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术能力水准、研究兴趣、研究方向,制定学术规划目标,逐步确定自己的学术水准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动力;可以使学生更加理智地认识自己,使自己人格不断完善,谋求自身学术能力的发展,确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调整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生目标。

其次,学术规划课程完善艺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促进艺术学的学理发展。艺术学“升门”为一级学科的时间还不长,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有待完备。学术规划课程面向艺术学专业而设置,是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学术理论与实践性课程。目前,高校普遍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本文中所提到的艺术学术规划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学术规划课程是具有学术理论价值的,具有学术指向度的艺术学专业课程。目前,藝术学专业领域还缺少既面向艺术学专业又侧重学术规划的专深性课程,所以,学术规划课程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是完善了艺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了新的兼顾实用性与理论性的学术课程;从艺术学学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学术规划课程与艺术学术规划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总之,学术规划课程实为艺术学专业研究生修习学业与人生之必须。

参考文献:

[1]杨虎.国内综合性大学延期博士生培养管理问题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6).

[2]李倍雷,刘娟绫.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论文存在的弊端[J].艺苑,2017(5).

[3]夏燕靖.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探析[J].艺术学研究,2015(00)

[4]梁玖.论艺术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技术路线[J].艺苑,2017(5).

[5]李心峰.元艺术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李倍雷,陈小琴,徐子涵.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与相关问题的思考——李倍雷教授访谈录[J].艺术百家,2015(3).

[7]梁玖.艺术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学术责任[J].民族艺术研究,2016(3).

[8]梁玖.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课程讲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