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旭
摘 要:在傳统教育观念中,学生被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一切教育活动及理念受教育者的支配,知识的获取和接收以教育者为主,只是装载知识的容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强调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在教育者的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但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主体作用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的学生作为主体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就小学而言,低学段和高学段的学生在课堂的主体表现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模式固定化教学,如何让小学生能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体现出灵与活,如何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这就是语文教学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类难题。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主体意识;课堂主体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小学语文教学非常简单,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会在课堂中向老师提问超过老师备课范围之内的问题,也不会存在很多质疑的声音。同时,小学语文知识更易掌握和学习,教师无需花费很多功夫在备课中,提前一节课甚至是上课之前匆匆浏览一下参考书即可。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误区。学生是一座楼房,小学就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建造出来的楼房才不会歪扭,才会建造出更高的楼房。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精心准备教育教学活动,这体现在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及反思总结等教学环节中。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多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 三年级语文课堂的现状
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语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姿进行教学,尤其是低学段,甚至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维持纪律。我实习的学段是三年级,这是一个由低学段转向高学段的过渡学段,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似一二年级时以识字、拼音、写字笔顺等为重点,也不似四五六年级时以课文内容理性分析、重点词句赏析、作文词藻和构思等为主,三年级既需关注生字词的书写与读音,又需兼顾课文内容概括和简单字词句分析,为高学段语文教学做铺垫,打基础。
但是我在实习中发现三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模式固定化,课堂教学活动固定: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上字词多样式读;朗读课文,真得是在很认真地读,读完就结束了;讲解课文内容时是带领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由教师找出重点,提问学生分析,然后教师公布正确或更完整的答案;课堂剩下时间充裕或是没有教学内容,教师就会细致地指导学生结合写字练习书写本课生字。如果剩下的时间较少,就粗略指导甚至跳过这一环节,根据学生课后听写情况再来教授。
三年级从本质上来说字词还是基础,可他们的错别字非常严重,分不清“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但是语文教师说他们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区分并且教授用法了。这种情况是全班普遍存在的,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作文中的错别字最为严重,学生对不会写的字不是通过字典查询而是采用拼音代替,即便是学生收到了教师批改后的作文本,错别字和拼音也仍然不会再进行改正。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中,舞台中心是教师。教师根据书中例子讲解和提问,用教师认知代替学生认知,最后以作文的形式来批改。如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习作是“看图画,写一写”,图画的内容是几个孩子在放风筝,根据图画展开想象,如人物间的对话,人物放风筝时的动作、心理活动等。这是充满想象力的一次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找几名同学发言后,学生发言的时间问题和学生回答与教师设想内容不一致,教师就会生硬地打断发言,根据之前学生回答较好的答案总结,再给予学生教师的答案。在批改作文时,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全部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上课总结的语句,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单调,这就导致作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是学生亲自手写作文,而不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写作文的热情。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以后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不应用教师的说和做代替学生的想和说。小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跳跃性更高,如果从一开始就减少和剥夺学生说话的机会,学生没有体验到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知识的快乐感,也不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锻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越来越不自信,缺乏在发言等方面的勇气,他们会害怕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被别人否决,学生的发展性也会受阻,久而久之成为教室角落里默默无闻的“透明人”。
模式固定化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课堂发言的学生集中在几名固定发言的学生,教师也只和这几个学生有眼神或是语言交流,其他学生有的是全程缄默,上课虽然保持坐姿和课堂纪律,但是眼神完全处于放空状态,心思不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学生是在座位底下和同桌或是前后同学说话传纸条;还有的是公然扰乱课堂的纪律,打扰他人。这样也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本来应该是学生自己经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到的知识现在全都成为了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授课任务加重,负担也会增加。
2 如何确定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2.1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同时课程改革也越来越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方法和观念。教师在之前教授知识时更多是“授人以鱼”,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现在需要教师“授人以渔”,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发现、探究和实践动手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等。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是为了学生的考试和升学服务的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教育教学工作不是简单为了提高分数。其次,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创设最佳条件,发挥教学教学中的引导性,更多的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更愿意成为学习的主体。
2.2 学生要确立目标,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为谁学?学习是在为自己积淀能量,储备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成长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人。而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等。家长对孩子在学习时的盲目激励使孩子盲学盲知,只是单纯为了奖励和表扬才会学,稍微有一点不合孩子心意,孩子会使小性子,不想主动学习,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惰性。
教师和家长不能盲目采取奖励机制让学生学习,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后,可以制定本节语文课的小目标,如学会所有生字词、小组发言三次、独立回答老师问题一次等,确立目标后一定要完成,并将情况反馈给组员,有目标的动力,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学生只有真正懂得学习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是自己在学习,学习主体意识逐渐确立,就会在教学中愿意展现自己。
3 怎样充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1 教师提问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什么样的提问更能吸引学生回答问题,更能加大学生的参与度?首先问题的主体人称要艺术,教师应该避免使用“你给老师回答一下这道问题?”“你给老师指出这名同学的错误?”“你去上黑板做一下”等相关表述的语句,这些提问中的“你”给人以强制的感觉,感觉是教师在强迫学生发言回答问题,而不是学生主动参与。应该改成“谁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下这道难题?”“哪名同学可以和大家交流分享你的奇思妙想?”“有谁想要自告奋勇成为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这种提问虽然只是将提问句中的主语人称换了一下,但学生听到这样的问句之后,更好奇是什么样的问题能把老师难住。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此时正是爱思考、好表现和有较灵活的思维的阶段,教师的提问可以调动他们想要将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从而得到大家的赞赏和教师的表扬,即便回答错误了,也想要展示炫耀一番,因此,教师提问艺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與主观能动性。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之间的联系。问题设置过易,虽然学生举手发言踊跃,但是得到的知识反馈是重复的,这就造成无效课堂,浪费了教学时间;问题设置过难,没有学生可以答出来,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教师成为课堂中的主体。问题的创设要巧中有构思与可答性,例如我在教授《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课文时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写妈妈叫英英吃饭的声音?”这一问题的设置是想要让学生了解写作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并能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但是这个问题如果直接问出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预设了三种方法来解决:(1)联系之前所学加以再理解。以对话式语句作为文章开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之前的《池子与河流》有过类似写法,虽然那篇文章是寓言故事,但是也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理解河流和池子的方法来再理解这个问题。(2)通过角色朗读感悟语言魅力。人物的对话一般是可以表演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对话只有3句,比较短,可以找同学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时自觉带入角色中,通过角色的情感理解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3)通过改写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不同之处。将原来的课文内容换成学生能容易接受的问法:如果改写成“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可以变成一棵树,有一天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这样改写好吗?原文和改写的问题在对比中一目了然。从课文中跳出来,刚才的三个方法依然适用。万变不离其中,还可以将较难的大问题拆分成递进式的小问题,将问题与问题之间建构联系。
每篇课文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如“冒”字,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现出“冒”字的状态,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这个字为什么要这么用,而不是只是机械地背诵教师的答案,不会举一反三。
3.2 注重朗读赏析感悟,适时给予指导
朗读课文是小学低学段重要环节,在低学段的课文大多简短,内容少,读音学生都能读准,正确、流利只是熟悉课文和朗读课文次数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有感情、融入课文的情感中来朗读,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1)人物对话式课文关注提示语。在《陶罐与铁罐》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傲慢一词就揭示了这句话的朗读要点:要读出铁罐的傲慢。(2)注意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和感叹词。以“!”和“啊”“呀”等标点和叹词结尾的句子都是用来抒发感叹、喜悦等情感,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可以予以提示。(3)读中赏析感悟,悟后再读。有些课文初读学生可能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感情,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赏析句子,品味这个句子哪里写得优美,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学生会在分析中逐渐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朗读。(4)加入表情管理与动作。学生是愿意表现自己的,加入表情和动作可以加深朗读体会,学生在朗读中可以体会之前所没有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赋予黑白文字以生命力,这种自豪与骄傲的情绪会成为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的强大动力,学生会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
3.3 教师及时倾听学生,给予多元性评价
学生是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无论哪方面,他们期待着教师的肯定评价。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及时倾听学生需求,给予反馈。在课堂学生发言时可以适当走下讲台,走近发言学生,让学生知道你在关注他,倾听他。通过眼神交流、表情管理、微笑示意,乃至肢体动作都可以给予学生发言的勇气与激励。如果他的发言非常精彩可以让全班同学为他鼓励。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完善或是错误的答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但是希望他能再接再厉,看看自己的答案和其他同学差在哪里,一定不能生硬地否定。同时教师也要管理自己的表情,不能流露出厌烦、着急打断发言找下一个人回答的表情,学生的观察力是很强的,如果教师真的表现出,学生就会害怕下次回答问题,或是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久而久之逃避课堂和老师。课后作业的反馈中,教师也可以给予精彩的评价,特别是作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不止要自己先写“下水文”,还要对作文进行用心批改,学生作文写得好是哪里好,写得差又是哪里查,不要只是简单打个分数或是等级,恰当的评语真得会激励学生写作文,一个简笔笑脸,一颗爱心,在学生看来都是自己智慧结晶的体现,自己的用心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会激励学生越来越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不要以成绩的好坏给固定学生大致相似的评价,可以根据作文、作业、发言等给予多样评价,字迹也罢,构思也可,哪怕是一丝改变,都是学生在逐渐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体现。
3.4 运用信息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合理配置资源
科技的发展赋予现代教育的多种可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可以把字迹美观得体的学生作业在展台通过投影仪展示,让所有学生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有关动手实践内容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如作文:我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就可以提前以小组的形式布置下去,在学生动手实验以后通过视频展现给学生,看看大家做得是否有欠缺之处。以前的教学活动中遇到这种需要动手实践的内容,教师往往会跳过,一是没有技术支持,二是往往词不达意,学生一知半解。现在有了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践,既让学生加强了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成分展现出来。
4 结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独特的人、发展中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努力,双方不断磨合,不可一蹴而就,否则往往事与愿违。《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呼声一直都有,大家都有开始,但是很难有一直做下去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所以,这是一场持久攻坚战。希望我们可以做到善始善终,让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柴丽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发展导报,2018,(02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语文建设,2012,(05).
[3](苏)B. 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