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19-10-08 01:57:14吴娟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3期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人员高血压

吴娟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厦门361022)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患者血压明显上升,引发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出血,该病症是老年群体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具有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等特点[1]。加之,脑出血疾病的发生通常伴随着比较高的致残率,患者大多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探究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入选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59.5±6.2)岁,高血压病程(1-16)年,平均(7.98±4.2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为(49-76)岁,平均年龄(58.7±6.6)岁,高血压病程 1-17 年,平均病程(8.09±4.25)年。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精神意识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3)心肝肾等重大器官不健全者。研究组和对照组基础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 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治疗等知识并不了解,患者比较容易具有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关注和心理疏导,与患者换位思考,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对患者加以开导,使得患者保持足够耐心,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日常热情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向其讲解患者不理解的问题。

(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要清淡,多饮水,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定期做好患者血压测量,并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消毒,防止出现院内感染。在患者进食前,需要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对患者面部肌肉进行必要的训练,也要对患者的面部肌肉加以按摩处理,使患者的舌头进行轻度伸拉,有利于患者的咀嚼功能尽早恢复。

(3)康复训练: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初期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并对患者的坐卧和站立及行走等内容加以有效的锻炼。在对患者的功能加以训练时,患者需要在家属和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锻炼,防止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出现危险事件。对具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如果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的情况,要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教学处理,帮助患者进行发音。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进行词语和句子的练习,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4)并发症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他们需要长时间卧床,极易诱发压疮或坠积性肺炎。因此,患者在卧床期间,要保证床面舒适、整洁,适时改变体位。此外,可通过气垫预防压疮出现。如果患者有黏稠痰液难以咳出,可根据情况给予雾化或者吸痰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和对比,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计数资料依次用±s、%代表,组间用t、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抑郁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6%、3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 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s)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组别 例数(n)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50 50护理前51.76±4.87 52.64±5.16 0.877>0.05护理后40.74±4.36 48.89±4.65 9.041<0.05护理前57.16±7.32 56.96±7.43 0.136>0.05护理后43.56±3.81 50.23±4.38 8.124<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近些年,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一种主要的疾病。这种疾病由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除临床给予恰当的治疗外,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多种护理模式中,综合护理模式在对患者护理时,可以通过对患者肢体运动和心理护理及其他一些功能训练等方式对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进行提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2-3]。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目的在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拉近护患双方之间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社会影响、依从性等方面特点,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4]。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及时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心理障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确保患者能够以最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依从性更高[5]。此外,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肌能早日恢复,也能锻炼患者各个脏器功能,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薛春研究中以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综合护理足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且研究组(6%)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明显,不仅可以降低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脑出血护理人员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