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的护理效果

2019-10-08 01:57:14陈清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3期
关键词:病患脑出血血压

陈清花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厦门361022)

在临床中高血压患者的自身机体机能通常会受病症影响产生较大程度破坏,再加上高血压还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并发其他不良病症,譬如脑卒中、冠心病等多种病症[1],都以高血压为病发主要原因。高血压成为目前我国临床病发率较高的常见病症,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我国存在着高血压患病人数持续增高、高血压对人体危害高、高血压的增长趋势较高;人们对于高血压病害的知晓率较低、高血压病害的治愈效率较低、高血压的病情有效控制率较低[3];在众多高血压病患中,普遍存在着不持续服从高血压病害治理药物、不长期测量血压、不注重非药物的医疗手段[4]。有相关研究表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脑出血微创脑水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治疗,具有显著护理成效。本文探讨了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脑水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期间,在我院行微创脑水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50)。患者中男44例,女 56例,年龄 50-65岁,平均年龄为(56.1±7.6)岁;病史均在 1-2 年之间,平均病史在(1.6±0.7)年,血压的 SBP 在 138-150mmHg,平均在(146.87±9.76)mmHg 之间,舒张压(DBP)界于 90-96mmHg,平均在(86.72±7.86)mmHg,观察组男 23 例,女 2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均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施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施以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针对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以及相关知识还有及时预防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给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知识内容,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具体饮食方面以及生活起居等诸多方面。在实施综合性的诊疗方案过程中,要及时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的检测。因为老年人的体质情况较为特殊,相较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的自身免疫能力,以及身体各机能的调节能力都有所下降,神经感应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定时的给予高血压患者实施血压测量,做好血压测量结果统计,完成对高血压病患的血压监测。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综合性的诊疗方案过程中,应该及时的给患者施以心理支持,医护工作人员要多与病患进行经常沟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医生对病患进行病情诊疗的过程中,也要及时的对患者加强关心,分析病人血压出现波动的原因,对血压造成波动的相关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激发病人的治病积极性,改变原本的被动情绪,由干预性防治转换为主动参与,增强抵抗高血压病情的信心。及时的帮助患者排除病情的诊疗心理阴影,从而以最佳状态参与综合性的高血压诊疗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及技术资料采用±s、%表示,行t值、χ2完成检验,以P<0.05存在显著差异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比较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较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较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s)/[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s)/[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值/t值P值例数(n)50 5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前35.16±8.51 36.41±7.99 1.061>0.05护理后50.85±10.65 76.75±12.24 9.721<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00)2(4.00)4.415<0.05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主要病症机理,是由于患者的脑补产生血肿对患者的周围神经组织造成压迫,与此同时更是由于患者的血肿本身所导致的毒性物质释放[5],致使患者的头部产生继发性的损害,导致患者出现颅内压的升高,患者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神经性功能受损,以及患者的生活能力受到一定的阻碍,更甚者则会引发死亡[6]。通过本次研究表明,高血压老年患者在实施综合性诊疗方案之后的身体各机能明显优于常规服药诊疗方法。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明显差于观察组。因此通过施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减少相应的投入成本,临床效果显著,明显的对血压进行了控制。高血压病情的治疗周期较长,如果不能够坚持进行病情治疗,那么将没有办法达到对其控制的效果。只是单一的采用药物诊疗方法,已经不能对当前的高血压症状进行治疗。那么通过使用综合性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对病情诊疗的意识加强,提升患者的身体各机能,在当前高血压病患的临床诊疗中有显著成效。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较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较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脑水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施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成效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且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而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成效。

猜你喜欢
病患脑出血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稳住血压过好冬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