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问”中提升教师“问题意识”

2019-10-07 12:26郭勇
新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词句学段意识

郭勇

【编者按】以往我们更多探讨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事实上,教师的“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中“问题引领”与“问题驱动”的实现。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如何在正确解析手中教材与学生学情的情况下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问题?如何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本期话题拟就语文与数学学科教师的“问题意识”提升刊发几篇文章,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对话,对话的前提就是要有问题设置,所以教师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一线教师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自问。

一、文本有什么可教

对任何一篇文本,读者拿到手阅读时,都会有这样不自觉的意识:我从这篇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从中产生了怎样的体验、思考或享受?而当文本到了教师手里,准备进入课堂,教师阅读时首先就要考虑,这篇文本有什么教学价值,有哪些东西值得教。教师需要寻找的是文本的最大教学价值。

1. 文体特征。不同的文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反射出不同的教学价值。教者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从文体自问。如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是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作为三年级学生学习的课文,它有什么教学价值呢?三年级的学生能进行散文诗的阅读鉴赏吗?是否有进行文学教育的可能?……这些都是教师应该自问的问题。在文体前提的思考下,教师能给予本次教学恰当的定位——让学生初步接触散文诗,进行儿童文学的启蒙教育。这节课的關键是在学生的感知应知的范围内,于教学中渗透散文诗的感性元素,使学生体会到散文诗富有浓郁的诗意、形象生动而又蕴含哲理的特色,获得对散文诗读写的感性认知。

2. 文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就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师要从文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中去自问,追寻文本语言的表达价值,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花的学校》一诗,诗人写东风吹过竹林的情形用了“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用“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样的语言句式来描写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的场景。这样的句式语言作用是什么?在课堂上该如何去落实这样的语言句式训练呢?学生对这样的语言是模糊的,“走过荒野”写出了东风像一个悠闲的人,“吹着口笛”,于是风的声音,变成了非常好听的、奏响欢乐的主题曲。这个场景中,什么事物都是欢乐的——树枝互相碰触,就好像孩子在墙角相互打闹游戏;绿叶“簌簌地响”,这是非常精神、爽快的表现;雷云拍着大手,那是尽情地发泄自己,同时也是在为树木枝叶和花朵们点赞。这两句都是“拟人”,被想象出来的事物与被表达的所写事物有着特定的联系,能够表达作者赋予事物的感情。引导学生感知了这样的语言句式后,感悟诗人在想象的基础上勾画出的童真世界,帮助学生建立比拟知识联结,再引导学生探究表达方法,然后仿写。教师在这样自问的过程中,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有层次地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一步提升了问题意识。

3. 课型特点。现行教材中的课文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对不同课型的课文应该如何去把握?精读课文如何引导精读,精读的度又把握在哪儿?对略读课文教师应该干什么,如何做到适当放手却又不失效果呢?教师在这些自问中不断地思考,就会有着不同的问题呈现,教师的问题意识也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编者想要教什么

文本一旦选入教材,就有了它在教学中的具体位置,承载着教材编者要求教师落实具体教学目标的意图。统编版语文教科书是按照“语文要素”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合的方式编排的,每一单元都有着具体的语文要素去落实训练,每一课都承接前面的语文要素训练点。编者的意图都体现在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的设计中,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妨从编者的意图去展开。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根据单元导语提示,我们得知,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人文主题是学校生活。该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已经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那么承接第1课,第2课《花的学校》一文中又有哪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仅仅感知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就够了吗?在阅读和表达中又应如何尝试运用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我们明白了编者的意图,本课的教学目标就能大体确定为:①通过课文的具体例子,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说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怎样的情景时尝试用上这样的词句;②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样子,参照提供的提示写一句“有新鲜感的”话。这样就能在对“编者想要教什么的”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

三、学生需要学什么

理想的课堂追求的是生本课堂,以学定教,这是课堂生成的。教师解读文本,但是不能把自己的解读照搬到课堂,而应根据学段要求和学生需求自问:学生应该学什么?学生想要学什么?

1. 根据学段自问。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低学段应该关注字词句的学习和训练;中学段继续强化词句的训练,要关注段的学习;高学段在低中学段的基础上,进行篇章的学习。《花的学校》是三年级上册第2课,此时二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年级,根据学段自问,这课除了要掌握生字词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里强调的是“理解”,是在低学段“了解”基础上的提升。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诗歌中的拟人和比喻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所描写的情形,体会文中所写事物当时的“情感态度”?如何在赏析语言表达的基础上,结合语境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用“一……便……”把具有“条件关系”的两种事物(事件)联系着写下来?……这些自问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出的。

2. 模拟学生自问。“学生应该学什么”是根据学段来自问的,那么“学生想要学什么”,在教学前教师就要模拟学生自问了。如《花的学校》一文可以自问以下问题:花的学校在哪儿?地下的学校,是什么样子?花儿怎么跳舞,怎么狂欢?心情是怎样的?……这些模拟学生自问,也是提高教师“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四、自己能够教什么

教学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思维方式、语文知识、教学能力、情感价值观和个人气质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进行取舍。面对文本,教师可以自问:在尊重文本的言语形式的基础上,我能够教什么呢?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的前提下,我又能够教什么呢?教师应在“能够教什么”的自问中,努力架构文本与学生之间融通的桥梁,让学生在文本中感知、感受和感触,在言语实践中实现情感的共鸣和熏陶,实现言意兼得。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词句学段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