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堂生成,留住精彩瞬间

2019-09-28 13:43王巧露
关键词:意外主体性课堂

王巧露

摘 要:孩子们的脑海经常会迸发出创新的冲动和激情,这些出乎老师意料的举动,或许违背老师原本的课堂设计,打破了课堂节奏。但是只要教师要在“意外”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正确的引导,灵活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就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键词:课堂;“意外”;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52-1

生成是新課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生成是随机的、“意外”的,它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课堂。因此,教师应敢于打破教学预设,重视“生成”,积极应对,因势利导,善于利用既有资源,促成精彩的“生成”,构建“美丽的意外”。

一、允许“意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总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一份好的教案上,并力求在课堂上行云流水般地实施,这样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结果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台下无动于衷,更遑论参与到学习中去。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变得毫无激情,也限制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仅要给予他们手势或言语上的帮助,而且要对他们的回答给予正面性的评价。对于课堂中的“捣蛋孩子”,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给以积极评价。一旦尝到甜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会极大地被激发。

二、强调学生主体性,适时调整教学方式

课堂不应该是“一言堂”,而应该是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课堂的“意外”正好是一个契机,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

1.巧用“意外”,共建和谐课堂

让围观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将会使引发意外的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形成“一对多”模式,打破师生一问一答这种单一的、沉闷的学习模式。教师作为宏观调控,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有机整合,既不会出现偏离教学主题的现象,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给课堂带来了活力。比如笔者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要求同学们读狐狸遇到老虎一段时,一名男孩模仿大老虎的声音“啊呜啊呜”地叫喊,其他同学不堪其扰,给教学带来困难。笔者顺势而为将后面的表演任务调整到前面,让该生扮演老虎,其他同学扮演狐狸和百兽,在表演的情境中,学生更乐意诵读课文。

2.活用“意外”,生成精彩课堂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做小老师。学生通常对老师这一角色有着复杂的情感,体验成为老师的角色,让他们觉得新鲜和有趣,这样,做小老师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一方面是老师的鼓励增加了自信心,另一方面成了同学关注的焦点,更想约束自己的行为。其他学生也会乐意接受别人的进步,愿意为别人的进步出谋划策。抓住学生这些心理,多给学生机会上讲台表达,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执教某一课第一课时读词语时,总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原来是一个小朋友“n”“l”发音不标准,笔者请他上台做小老师带读,他的发音明显好了许多,其实该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台下无人注意时不会苛求自己,一旦上了讲台便想努力读好成为榜样。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个孩子举手向他建议,将手放在鼻翼处,通过感受震动更能读好鼻音,这些“小小的意外”无意给课堂增添了一抹光彩。

无论是哪种方式,目的都是放权给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能学”到“会学”到“乐学”的能力。

三、灵活对待预设和课堂生成,拉近与学生距离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它不仅需要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还需要关注课堂动态的生成。在展开教学环节前,教师首先要重视并精心设计课堂预设,但仅有预设是不够的,新课程改革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着多元和复杂性,面对开放而复杂的课堂,教师只有运用足够的能力宏观调控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才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显现出流畅的、活力的态势。

当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学生突然给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打断了教师的讲课,导致其他学生起哄。学生“扰乱”了教学秩序,教师一旦通过无情地压制,一味地禁止学生插嘴达到维持课堂纪律的效果,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形成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学生因此会越发不敢开口。好的课堂就是既要鼓励学生的质疑和表达的权利,又要避免学生养成随意乱插嘴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当给予灵活变通地引导和评价,通过语言和肢体的艺术,在孩子意识到错误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顺理成章的台阶下,不伤及自尊,也不纵容他们的行为。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有自由、积极地思维碰撞。

把课堂还给学生,看起来简单,但是如果要落到实处,却得让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因此,我们不仅要放下“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和学生平等对话,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而且还需眼疾手快,抓住稍纵即逝的契机。我们不要担心延误课时,不要担心教学设计,不要怕丧失威严,不要因为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而懊恼。或许那就是课堂中难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等待我们的驻足,欣赏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意外主体性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写字大课堂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