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有效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探究

2019-09-28 13:43高旻
关键词:悦纳赋权

高旻

摘 要:目前关于青春期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家庭亲子关系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家长的关注。青春期子女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社会性、冲动性和反抗性日益困扰着家长,让家长倍感焦虑、力不从心。“智育讲堂”是以家长为对象而进行的家长课堂,它针对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实景复盘,旨在使家长从具体问题的纠结中摆脱出来,领悟到缓和青春期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悦纳、赋权和尊重;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言行。

关键词: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智育讲堂;复盘;悦纳;赋权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07-2

近几年来,我在社区、广场、学校进行多次现场咨询。统计后发现,前来咨询的家长中,子女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多数与亲子沟通有关。让家长们饱受困扰的问题中,按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手机;拒绝交流;拖延症;不听话;说谎;不礼貌……。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亲子关系越来越僵化,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家长和孩子都很受伤。

前来咨询的家长通常把这些问题归咎于青春期,他们迫切地想得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方法,却常常在付诸实践时铩羽而归。于是不停地向专家、老师求助,期待能得到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

他们苦恼于专家或者老师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具备长期解决问题的效用,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别人用起来行之有效的办法面对自己家的“熊孩子”时却行不通。他们更委屈于自己耗费心血、付出无数,孩子却毫不领情,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在于家长纠结于具体问题的表面现象,却忽略了隐藏在表象背后的问题根源,忽略了家庭其他成员的日常言行对子女产生的影响,更忽视了对促使问题产生的外部环境的改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后“病入膏肓”。面对问题,家长和孩子各说各的理,理应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却相爱相杀,渐行渐远。

家庭教育指导师们也很苦恼:苦恼于家长的“心动”大于“行動”;苦恼于家长对问题的认知依旧停留在表面;苦恼于一两次谈话不能让家长认识到自身转变的重要价值。我们都明白,只有帮助家长跳出那些令人纠结的表象,引领家长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成长中的孩子与父母、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1],站在纵览全局的视角深刻剖析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此,我对有效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究,尝试通过系列化的教学内容,引领家长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复盘——解决方案——实践检验”的反复练习中,学会透过表象分析原因,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产生与家长、家庭、社会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逐渐以更开阔的视野看问题,从改善外部环境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问题实景复盘,引导家长发现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人们通常会关注一些事物而忽略另外一些事物[2]。这意味着人具有选择性注意的特点,选择性注意凸显了我们所注意到的事物,而且使我们远离自己未注意的事物。

这一理论在家庭教育中也有所体现。家长们会专注于孩子身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关注越强烈,孩子的问题越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促使家长在解决问题时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导致问题激化。

然而家长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错在孩子,是孩子出了问题。他们走进智育讲堂的目的,在于寻求“整治”孩子的有效方法。而且人会本能地对指责、批评抱有抵触和怀疑,哪怕指责、批评、建议显然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景复盘打破家长自以为是的心理壁垒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课堂上复盘的第一个情境,来自于课堂里的某家长进行咨询的问题。这个家长描述了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的场景:

爸爸和妈妈一起接孩子放学,孩子说:自己被同学打了。妈妈很心疼,说:“你怎么又被别人欺负了,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打回去,你比他狠,以后就没人敢欺负你了。”爸爸说:“你怎么能教小孩子打架呢?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你是男子汉,要包容一点。”于是爸爸和妈妈争吵起来。结果是,孩子愤而离家出走,到同学家住了一晚。

我请三位家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对这件事进行原景复盘。复盘之后,无论旁观者、还是爸爸、妈妈的扮演者,都认为妈妈的做法有问题,他们认为爸爸和妈妈不应该吵架,应该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事情经过、事件性质及严重程度,再决定是否对打人者施压,以保护自己的孩子。

扮演孩子的家长在体验之后对这件事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他说:自己之所以有离家出走的举动,不是因为父母没有保护自己,而是因为自己被忽视了。他感觉父母根本没有在意自己的感受,也不关注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以及解决的方法。他们迫不及待地代替自己做了判断和决定,但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有的家长都沉默了。他们意识到了一直以来都存在却始终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忽视孩子的感受,代替孩子做判断和决定。这种自以为是的“好”,并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这种忽视和替代,很可能就是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的根源。

在一次次复盘中,家长们的专注点从孩子们的具体问题上转移到具体问题背后的原因,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言行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时,怎么做,就成为家长的主动诉求。

二、反复练习,不断强化认知效果

我们都知道,改变人的习惯很难,改变人的思想更难。家庭教育指导面对的家长都是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行事准则、稳定的思维习惯和成熟的价值观,即使对某观念倍感欣赏,也会因习惯导致无法完整复制在具体实践中。这就是为什么一场讲座听下来,家长热血沸腾、备受鼓舞,“心动”不已,回到家庭面对具体问题却依旧沿用以往的习惯方式来处理,出现“行动”无力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者消失。在这一理论里,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可以被塑造的,强化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3]。

家长的认知和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通过不断强化被重新塑造。在课堂上,我通过不断的复盘进行反复练习,带动家长们强化获得的新的认知,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前面提到的复盘中,家长们认识到自己忽视孩子感受、代替孩子做判斷、剥夺孩子选择权和决定权是导致孩子身上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但是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依然让家长们一筹莫展。

于是我对情境进行了延伸,给扮演学生的家长四张小纸条,每个纸条上有固定的台词,他会根据扮演父母的家长的语言,确定是否说出台词,也可以根据“父母”的言行增加最符合自己心情的台词。“父母”的任务是引导“孩子”完整的说出四句台词,“父母”的台词由自己设定。

这组练习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当“孩子”说出最后一句台词时,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他们感慨道:和孩子沟通太难了!如果在家里,自己面对孩子的时候也能这么用心思考,也许青春期问题并不会那么严重。

这样的练习在家长课堂上会持续一个半月,分六次进行,每次三个小时。在大量的练习中,家长们还总结出与孩子有效沟通、赋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等具体方法,他们在心理上逐渐接受了孩子日渐独立,逐渐接受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更多的关注于怎样引导孩子解决问题。通过练习,他们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逐渐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内化为个人的内部意识和内在素质”[4]。这时,家长们的焦虑少了,办法多了。

《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直接告诉家长们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法,不如引领家长自己去体验、感受,逐渐领悟家庭教育“道”,以“道”为基,这样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才会对“熊孩子”产生长期效用。

总之,系列化的家长课堂活动使家长在观察学习、模仿体验中逐渐获得信心;使家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这一过程,就是启发家长进行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关颖,晏红.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教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2]威廉·詹姆斯,周芳.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关颖,晏红.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教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4]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悦纳赋权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评价中小同客观赋权法权重比较及其思考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赋权理论
悦纳自己
首届赋权型性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多一些“悦纳”才幸福
北京现代悦纳正式上市
荦然青春
北京现代悦纳正式发布
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