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传强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总的要求,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新的课程标准在总要求的指导下,分别就数学学习内容、数学学习活动、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下面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育;要求;标准;学习活动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如在教学《排列问题》时,让学生自己站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在热烈的气氛中孩子们自己就把问题解答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人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优秀生的力量来帮助学困生学习,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学生帮学生,避免了学困生辅导时的紧张情绪,有时会收到比老师辅导更理想的效果。通过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心,同时,也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样,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一定会孕育出自信与创新的种子。
2通过数学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我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多样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单一模式的学习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和疲乏,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导致学生不能积极有效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用问题的形式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现实的、有意义的,更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便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有了已学习的内容知识作保障,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自信,积极参与的渴望,自觉主动的融入教学学习之中。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应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呈现多样化,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穿插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多种多樣的数学活动,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需求。教师再因势利导,开展“买东西”的活动,学生们更是大胆踊跃地参加,让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4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由老师来一肩承担,造成了评价模式的单一性。学生评价学生,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从同学的角度发现自己的成长。开展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仅能从教学模式上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更关键的是还能发掘老师所忽略的细小环节和微弱的闪光点,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这说明自信心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正值培养自信心的好时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