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理想与出版人的理想——长篇儿童小说《梦想天空》编辑手记

2019-09-26 10:34山西田俊萍
名作欣赏 2019年19期
关键词:穗子小麦理想

山西 田俊萍

好的儿童小说的创作标准是什么?虽然从事童书出版这么多年,且闲暇之余总爱关注儿童小说创作,可我还是不敢轻易下定论。不同的创作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想法,他们对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大抵都很清楚,可对自己能够表达什么且能够表达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清晰。创作由何而来又由何而去,如果单单以路径图来标示,老实说创作出来的可以说是作品,也可以说不是作品。我的日常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花时间研读书稿并做出综合判断,其中重要的一个判断,就是书稿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到底怎么样。文学呈现世界,儿童小说也是如此,真实、立体、丰富地呈现,这样的文学世界才会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才会让读者生发惊叹、感动、沉醉等阅读体验。

我第一次读《梦想天空》,那个时候书名还没有,书稿也只有第一章,然而眼前就总是浮现出顾小麦在池塘边捉“翠玉蜓”(绿色大蜻蜓)的场景。真真是不得了,我也全然享受到了文字之美、意象之美。那一刻,仿佛翠玉蜓就在我的身边环绕,而且我也近距离地看到小麦忙不停地捉着蜻蜓,一个手指缝里夹满了两三只,满头满脸的汗……一会儿飞翔的蜻蜓变成了一架架飞机,这些飞机列队而过,或上下翻滚,小麦仰着头如痴如醉地看。好么,先声夺人,一开篇啥也不铺叙,小说的主人公顾小麦就从高粱地里钻出来,高声喊他的同伴,这个亮相贼死了;好么,活灵活现,寥寥数语却把顾小麦和牛柏树不同的个性写了出来;好么,艺高人胆大,单单第一章就把十一岁少年顾小麦和他心中的理想兜头告诉了读者,我倒想看看接下来的内容该怎么写。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么多余,这同时也说明当一部作品涌动着充沛之气流淌而来时,它留下的也必然是丰厚的滋养物。

陶县,丰依村,这是山西的一片热土。在编辑这部作品之前,我对于省内本土作家的认知仅限于赵树理、马烽两位前辈大师,还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赵瑜、李杜、张锐锋、李骏虎、玄武等。在我责编的多本图书中,却很少有本土作家的作品。我得承认,我不了解他们,同时也没有让他们了解我。《梦想天空》的编辑出版,恰好给了我弥补的机会,有意识地开始了解本土作家各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同样生在山西,长在山西,可陶耘笔下的这块土地,和我想象中有些相同又有些不同。一开始我几乎以为丰依村是个杜撰出来的名字,后来证实这就是它原本的名字。好么,在这个真实的完全可触可感的乡村前,我不由得愣住了。我想,我最初定然是低估了作者的创作构想,念及儿童小说通常承载的内容,我又大大地吃惊了。

到底好的儿童小说的创作标准是什么呢?说到底,标准或许有,但或许所谓的标准也一直被突破,一直在调整。文学史的存在,就是在时光淘洗下留存值得肯定和凸显的那些独特之处,留下那一帧帧丰饶美丽的原乡图像,留下无休无尽的探讨商榷。其实,每安排出版一部作品,我对儿童小说的思考都会更进一步,也会更多元一些。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小说是为孩子们创作且让孩子们阅读的,没有必要承载太多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可是,我们又明明知道,创作者思考的世界越高远阔达,创作者呈现的世界越细致入微,创作者倾注于这个小说世界的情感越纯粹真切,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且体认到的就越多越丰富,也越印象深刻、难以磨灭。陶耘本人在此之前并没有推出过长篇儿童小说,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所以我觉得很了不起。我觉得更了不起的是,在这部作品中顾小麦的理想从故事的开头说到故事的结尾,甚至于从小说里漫漶出来,成为每一个读者都会推想而来的各自理想,这才是陶耘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最为精巧的设计和构思。

生活不是急行军时的状态,没有丝毫选择,只能一路向前,它绝不是这样。有的时候,我会从某些作品里看出创作者无意识地传递了慌里慌张的情绪,好像害怕自己忘了创作的职责,害怕作品不能最终圆满地回到结尾处,于是乎,克制着自己的笔触,规范着自己的行文,设计着自己的表达,到最后终于完稿也就万事大吉。陶耘显然已经跨越了这样的创作状态,他在这部作品里表现得从容自然、游刃有余。要知道,他之前有好长时间从事公文写作,过的是今日事再晚也要今日毕的机关生活,后来又走上了出版管理岗位,事务繁忙且杂乱。所以,我真心觉得,在《梦想天空》里他对自己创作角色的把握十分到位。或许,换句话说,他真情拥抱了他笔下的小说世界,同时又获得了身心的自由释放。

我的理解是,正因为满怀真情且想要释放真情,这部作品就有了很多看着不起眼却很有情致的闲笔。他写顾小麦的姐姐顾穗子的时候,花了不少的笔墨写了这个被称呼为“毛巾姑娘”的趣事。初审的时候,我乍一看还真不适应,好家伙,好几百字一点不疼惜就撒出去了,这可怎么收回来啊?陶耘想的可不是收回来,他非常尽兴地把穗子打小就喜欢毛巾,少了毛巾就不睡觉的事情讲了个细细致致,什么都没落下,然后以“仅仅几分钟的工夫,穗子就进入了梦乡,任凭奶奶如何给爸爸讲述她的无赖,她早就听不到了。睡梦中的穗子呼吸均匀,满脸笑意”收尾。然后呢,没然后了,下一段文字已然是另一个小节的内容。他写小麦的父亲贵平的时候,煞费苦心地铺陈了整整一小节令人惊心动魄的点火烧秸秆的文字内容。坦白地说,初审的时候我是坚决想要撤掉这一小节的。我之前的阅读经验告诉我,这么汪洋恣肆、不加节制地铺陈,如果就是为了衬托贵平竞选失败的情绪,那是多么浪费和划不来啊。然而,再三地审读,包括与不同老师争论,与作者本人探讨,最终我认识到,贸然删掉是轻率的。陶耘说:“我需要给贵平一个出口。”对,他说得对。小说里的人物不是任由创作者摆布的木偶,当他们从笔端流淌出来并且成为独特的“这一个人物”的时候,创作者能做的就是顺着他们,还原他们,给他们恰到好处地说话和做事的理由。也就是在想明白这一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文学创作可不是在搞阶段工程,划拉一个大纲让创作者往里边填文字,这里边可有大学问,也多少得有悟性和天分。确实,陶耘写了很多无关情节的内容,或者围绕一个细节反复地写直至全部写清楚了,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穗子的活泼和执拗,包括后来爷爷在家谱上没有写她的名字她的不依不饶,有人欺负弟弟后她敢于拽着弟弟去找人家的家长,这些后续情节的展开,可不就得有穗子对于毛巾那股子执念的铺垫吗?贵平之所以在竞选落败后下定决心离开村子到省城发展,这里面如果没有他思来想去却无法平复的自尊心膨大再膨大却又断然受挫的跌宕,读者怎么可以体会到他的痛苦和无奈,他的悔恨与忧愁?……隔着好多章内容精心埋下的伏笔,古人叫作“草灰蛇线,伏延千里”,我从这里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辞赋的富丽堂皇、反复叙说,以至于极致,我也从这里感受到了。

我觉得真心好。这个好,不是因为作品传承了古典小说的笔法,而是因为陶耘对创作与生活的理解很深入。毫无疑问,这部小说是从现实生活而来的。他在“后记”中这样说:“这本书要写的,就是我的家乡和家乡的人物。”“这本书中的许多场景,都来自我个人的生活经验,书中的不少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小说里小麦的家人、朋友和周遭出现的所有人物,或许都在陶耘年少时的记忆里,他们挨挨挤挤,团团簇簇,巴不得都赶个场说个话;小说里小麦一家三代所经历的事情,或许也都在丰依村的历史上,一幅幅乡村生活场景扑面而来……他是借着这部作品穿越了三十年,打开了时光的虫洞,回到家乡,回到创作出发的地方。文学史上以故乡而建立独特文学世界的并不在少数,陶耘的丰依村或许可以成为独有的一个文学世界,也是崔昕平女士所评价的“晋土童年”世界。然而,陶耘又明确地指出,他笔下的家乡是他在文学世界里对于丰依村的重新建构。他说:“与其以‘出走/还乡’的姿态捶胸顿足,我更愿意凭空而起,建设一座想象中的海市蜃楼。”所以,在文学世界的丰依村里,无论时代有怎样的变革,勤谨知理、淳朴忠厚的乡风民俗还在,清明透亮的汾河水依旧流过村庄,绿色健康的大庄稼绿得晃人眼,漫天飞舞的蜻蜓惹人爱……而这,何尝不是当下中国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小说里写到了当下农村的现实问题,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扶贫攻坚的任务还未完成,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娱乐的要求更高,甚至对于孩子们的理想来说,依然存在着高低贵贱的评判标准,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像小说中的志愿者小蒋老师、扶贫者小王叔叔、村子的主心骨广礼伯伯、细致机敏的润喜伯伯、全村人的好参谋小麦的爷爷大家眼里的毓昌叔,还有听从父亲的劝说毅然返乡的小麦的父母贵平和云岚、立定志向想要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的顾穗子,幻想成为一名光荣的飞行员的顾小麦、脚踏实地就想长大后成立一家家政公司的牛柏树……所有以上这些人以及更多人的奋斗和努力。

理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既不像目标,指日可待;同时它又不是空想,毫无根基,信马由缰。理想总是在汗水的浇灌后开启迈向胜利的通途。有人终其一生无法实现理想,或许只能靠近他的理想;有人在现实的多重考量下改易旗帜,走向另一种人生状态;还有的人忘了理想,忘了初心。虽说现实如此,然而小说尤其是儿童小说不该如此。陶耘自己说:“我选择了儿童视角,或者说,是以儿童文学的形式,呈现我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在我看来,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年龄,他们眼中,所有的事物,都很美好,所有的判断,都只有真善美的标准。小说的责任,或许不仅仅是眼光犀利的批判,更要有满怀希望的建构。通过文字,我想阐明我的理想,尽管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觉得,陶耘已经从这部作品起步,重燃他对于小说创作的梦想,或许下一部小说已然在构思之中了。文学创作无疆界,随着一部部作品的出版,陶耘终归会一步步靠近他的文学理想。而这还只是一个方面,我想说的是除了创作者的身份,陶耘还有出版人的身份,他的理想或许还包括正经八百的出版理想。

出版人的理想,往大了说,是关乎民族自信、关于文化传承的大理想;往小了说,可能就是做好每一本书,培养好每一个创作新人,带好每一个新编辑,做到“手中两支笔,心中大格局”这样类型的名编辑、好编辑。陶耘做过一线编辑,尝过其中的欢喜辛苦,也曾困扰于童书出版的种种怪现状,他可能为此反思过,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至少从这部《梦想天空》这里,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当出版人成为创作者,对于出版企业而言,是脱胎换骨,也是绝处逢生。

这部小说的结尾处这样写到,小麦第一次坐上飞机,飞机急速地穿过跑道,一个拉升过后,小麦不自觉得向后仰,他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看到地面越来越远,那些原本巨大的建筑物,正在一点点变小,慢慢地,一切都模糊了。向上,向上,一道霞光透过舷窗,照亮了小麦红扑扑的脸……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总会心生感慨,无论小麦以后的人生道路如何,他有这么一段年少时光追逐着梦想,这已经足以拨动万千像他这样的孩子的心。高悬理想,就是要找寻光亮,如果光亮一直都在,哪怕理想已经更换了具体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学理想与出版理想并行交汇,于陶耘而言,那简直是美事一桩;于读者而言,谁说又不是一件幸事呢!

猜你喜欢
穗子小麦理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小麦,你好
老人鱼
老人鱼
老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