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引
“原生态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生长点,是启发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载体,具有典型性、本质性、本源性、启发性、导向性等诸多特性。所谓“原生态问题”,是指学生数学学习中最为根本、最为核心、最为自然的问题 [1]。原生态问题是真问题,是关涉数学知识生长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问题。原生态问题,超越了对问题技巧的过度追求,而是聚焦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审视:解析数学原生态问题之缺失
“问题”是数学教学之动力引擎。在数学教学中,许多问题都是教师精心安排、精心预设的,是由教师逻辑建构而成的。由于缺乏对学生具体学情的关注,因此这些问题容易变成“假问题”,从而导致问题生态品质的缺失。而真正的生态性问题被无缘由地搁浅、搁置、回避。
1. 何为生态?——问题品性缺失。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轻视问题品质,对问题本性缺乏认识。他们认为,“问题”就是简单提问。于是,“问题质”下降,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出来了,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问题量”增加,琐碎问题层出不穷,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提问方式异化,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等等。更有一些教师,提问随意,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种种现象,究其根本是教师对问题生态缺乏认识。“问题”应该是因“问”而“题”,没有对数学学科本体的认知,没有对学生具体学情的把握,是很难提出真正的生态性问题的。
2. 生态为何?——问题指向模糊。
原生态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对问题旨归认识模糊,他们经常运用几个学生的问题答案,凑成全面、完整的答案。不仅如此,许多教师习惯于用一两个例子得出一般性结论、答案。原生态问题,应当能努力促进每位学生深度地数学思考,应当能着力让每位学生建构起知识脉络。如果一个问题只是激起了个别学生的思维,那这样的问题就不是原生态问题。因此,原生态问题通常是“主问题”“母问题”,能引发学生积极问学,从而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
3. 生态何为?——问题主体缺位。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由此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学生习惯于“被问”,习惯于“接受”,长此以往,形成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盲目屈从。学生不敢质疑,缺乏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原生态问题,应当指向学科本质,应当整体架构、有序组织,应当能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促进学生积极问学。当问题主体缺位时,问题就会缺少驱动力,就难以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迁移力、兴奋感。
[?]二、透视:探寻数学原生态问题之建构
原生态问题是数学知识累积过程中自然生长的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中自然诞生的问题,是师生交流互动中自然诞生、自然生成的问题,因而是有效性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 [2]。一般而言,原生态问题是很少夹杂着人为的痕迹的,更没有矫揉造作,为了提问而设置问题。原生态问题,能让数学知识无缝对接,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究。
1. 聚焦学科本质,建构原生态问题。
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聚焦于数学的学科本质,原生态问题从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出发,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原生态问题引领下自然生长。过去,许多教师所提数学问题,往往关涉数学知识,而原生态问题,更关注数学的思想方法。
比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苏教版四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遭遇了失败后,引导学生求出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进而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验证、判断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反复地猜想、验证,看似培育了学生的“不完全归纳思维”,其实学生的思维却没有什么摆动,他们只是机械地执行教师指令。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质疑,学生立足于学科知识本体的视角,提出了这样的原生态问题:为什么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原生态问题驱动学生的深度思考、探究。通过对原生态问题的商讨,学生自主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本质,即将每一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十、百、千……”转化成“个”。比如“几十就是几个九加上几”“几百就是几个九十九加几”“几千就是几个九百九十九加几”……。而无论是九,还是九十九、九百九十九等都是3的倍数,从而判定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只要将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相加。应该说,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原生态问题,才能真正从数学上理解知识。在这里,原生态问题显然是一个真实的、真正的问题。
原生态问题是与數学知识的本质紧密相连的。忽视追问数学知识的本质,就很难提出原生态的问题。或者说,原生态问题就是在对数学知识本源、本质、本体地不断发问中生成、建构起来的。聚焦学科本质,建构原生态问题,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思考、探究的生命活力。
2. 把握具体学情,建构原生态问题。
原生态问题一定是切入学生数学认识“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如果问题高于或者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这样的问题就一定不是原生态的问题。只有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才能建构原生态问题。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3]原生态问题,就是要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自主创造。
学生数学智慧的生长来自课堂,来自课堂上发人深省、催人深思的原生态问题。比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三下),在梳理、提炼、归结数学知识结论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每一个分数,都做这样的原生态思考:将什么量看成一个整体?可以怎样分?由于学生已经拥有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学习经验,因而能够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一个图形看作单位“1”,能够对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进行平均分。这里,关键是将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也看作单位“1”,然后同样对这个整体进行操作。借助原生态问题,学生能够借助画图、操作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理解分数的二重属性,即分数的过程属性和对象属性,也就是分数不仅仅是一个操作所诞生出来的数,不仅仅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分数同样能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有了原生态问题,学生才能对分数的本质获得真正的理解。
引领学生数学学习的原生态问题,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需要尊重学生学习需求,需要关照学生认知差异,需要顺应学生数学思维。只有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只有当问题能切入学生数学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时,才能建构属于学生的原生态问题。
3. 关注教学场域,建构原生态问题。
很多原生态的数学问题都是师生、生生学习互动中诞生的问题。原生态数学问题不是课堂之外强加于数学课堂的问题,具有原发生成性、互动生成性和自然生成性的特性。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始终关注教学场域。只有关注、倾听教学场域,才能建构原生态问题。要重塑课堂对话、课堂交往的品性。
比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四下),笔者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要点,也就是“横排表示行、竖排表示列,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列在前行在后”之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同一行的点能否用一个数对表示?在同一列的点能否用一个数对表示?在同一对角线上的点能否可以用一个数对表示?空间上的一个点怎样用数对表示?等等。应该说,这是学生基于数对知识的“另类思考”。因而,这些问题是学生的原生态问题,是学生在学习场域中即时生成的。正是借助于这些思考,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也不仅仅是在平面上确定点的位置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已经产生了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场域,是主体的鲜活对话、交往,也是诞生原生态问题的摇篮。作为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自由对话氛围,让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场域中,才能提出相关的原生态问题。正如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所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与人之间的意义溪流,它能让所有参与对话者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4]
原生态问题,能让数学教学回归本真。原生态问题包含了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而是基本性问题。原生态问题契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因而是引领性问题。用原生態问题驱动学生数学思考、探究,就是要促进学生数学生命的成长。在原生态问题昭示下,学生能获得“智慧沉思”和“直觉发现”。
参考文献:
[1] 杨玉东,徐文彬. 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理念、实践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
[2] 喻平. 数学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吴烈. “原生态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模式与策略[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9).
[4] 包静娟. 用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理解[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