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义务教育阶段母语课标的比较与启示

2019-09-18 06:09王东芳
关键词:学段课标母语

王东芳,田 密

在我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作为母语的语文比以往更受重视,科目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秋季正式实施[1],相应地,要求改进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我国目前执行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于2011年12月颁布,在实践中被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表述模糊、缺乏实际指导意义[2];流于整体设计,注重内容标准的教学要求,忽视反映学科内在素质的能力表现标准的建构[3],呈现出重知识轻能力素养的倾向。伴随着高中语文课标的落地,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也在形成过程中。因此,本文对澳大利亚母语课标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制定提供启示和借鉴。

之所以选择与澳大利亚的课标进行比较,原因如下:第一,中澳两国同样面临母语教育改革的背景,而且距离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的时间都较近。澳大利亚最新的课标是颁布于2012年5月的《澳大利亚课程纲要》(The Shape of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第二,英语是澳大利亚官方规定的母语,2012年版的澳大利亚英语课标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制定课标的。我国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为使课程标准的比较更加客观,本文把对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的讨论限定在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相一致的1-9年级。在具体维度上,主要从设计理念、目标与内容三个方面对两国母语课程标准进行比较。

一、中澳母语课程标准理念的比较

我国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表述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P2-4)该理念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强调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习方法,较为实用和具体。

在理念和设计思路方面,澳大利亚英语课标秉承公平与卓越的理念,结合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母语基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与沟通技巧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认知。[5]移民众多使得澳大利亚的教育面临多元文化背景的挑战,澳大利亚当局的理念是,每一个学生不论出身、种族、地域都应获得公平而卓越的教育;努力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好的教育,尤其关注非城市或边远地区的弱势学生群体读写算能力的提高,将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口头叙事传统、托雷斯海峡岛民克里奥尔语的口头表达等融入课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国文化以及世界各地多元文化,为每个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做好准备。例如,文学的学习包括范围广泛的古典文学和当代世界文学。一方面,强调澳大利亚文学,包括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口头叙事传统,以及这两个文化群体的当代文学;另一方面还涉猎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文学。

从两国母语课标的理念对比可知,澳大利亚的课标将其意义延伸至了课程之外,也就是将母语课程的价值拓展至公民培养和多元文化。中国语文课标以语文课程为本,侧重于课程本身与课程学习方式,对课程更广阔价值的挖掘程度不够。

二、中澳母语课程标准目标的比较

(一)总体目标

我国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思想为指导,提出十个课程总体目标[4](P6-7),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目标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和目标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进行描述,培养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文化修养。目标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目标5(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倡导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目标6(学会汉语拼音)、目标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目标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目标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目标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则重点强调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从拼写、阅读到表达和交际等方面来凸显语文作为工具的价值。

澳大利亚英语课标的总体目标为帮助所有年轻的澳大利亚人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和富有创造力的个人以及积极和知情的公民。[6]在语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标准的澳大利亚英语是如何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学习听、说、读、写和创造性表达的技巧,学习语言如何使人们有效地互动,在知识、技能、态度、感受和意见方面进行沟通。在文学方面,旨在让学生学习具有文化、社会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文学鉴赏力,提高审美兴趣和技巧;在读写上,学会准确和流利地表达,促进与他人的互动,培养学生适当、准确、自信、流利、有效运用文本的能力,以更广泛地参与澳大利亚生活。从掌握语言到理解文学再到学会生活,澳大利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标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个人和社会能力、道德理解、跨文化理解,使学生能够学会分析、理解、沟通并建立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成为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且自信的澳大利亚公民。

从总体目标看,中澳两国母语课程标准都重视对语言表达、阅读、书写能力的培养,强调母语学习是其它学科的基础。但在能力目标上,澳大利亚母语课标体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的结合,侧重通过英语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我国强调知识、能力与方法的统一。在价值观上,我国强调通过语文学习达到培养家国情怀与精神这一整体社会目标;澳大利亚则侧重于个人能力的实现,重视发展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理解与沟通能力。

(二)学年目标

我国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即1-2、3-4、5-6和7-9年级。每个学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均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学年目标的梯度有所体现,但前后承接性欠缺。在数量上,如表1所示,阅读部分第一学段(1-2年级)有7个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就增加到9个目标,紧接着第三学段(5-6年级)又减少到8个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又增加到12个目标。在内容上,以口语交际为例,第一学段要求“能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谈;有表达的自信心”;第二学段没有相关的内容;第三学段又承接第一学段对交际对象和交际技巧的要求,提出“根据对象和场合,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4](P10-14),导致口语交际的要求在学段上出现了断层的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表1. 学段目标数量(单位:个)

澳大利亚1-9年级英语课标被划分为5个水平:1-2年级为水平1,3-4年级为水平2,5-6年级为水平3,7-8年级为水平4,9年级为水平5。每个水平阶段围绕“阅读”、“写作”和“听说”三方面列出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如表2所示,从1-9年级,在“语言”部分之“词汇”要求上,一是识字单词量不断扩大;二是能够阅读、查看、听、说、写和创建用于学校内外学习和交流的文本,对于“听说”能力要求逐渐提升,从简短陈述、表演、叙述到富有想象力的表演、叙述再到评论、解释和讨论;三是在使用情境上,从日常生活到书面语言,词汇的使用环境越来越复杂,专业性越来越强。在社交语言上,内容不断深入,要求学生能够从理解社交的内涵,到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社交语言、掌握社交的技巧,再到最终形成社交风格。

表2. 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1-9年级语言要求[7]

相比而言,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的学年目标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结合了学龄的变化,步步深入,衔接性强;总目标与学年目标能够相互结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我国语文课标在目标设计上也应该注重连贯性。

表3. 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9]

三、中澳母语课程标准内容的比较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4](P5-12)第一学段(1-2年级),强调识字,掌握基本的拼音、笔画、书写规范;在阅读上,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阅读适合儿童的一些读本;在写作上学会写话;在口语交际上能使用普通话表达;在综合能力上要求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力。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会识字与写字;联系上下文进行阅读;学会简短的写作;能结合语境进行表达与沟通;能把语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会使用不同的书写工具;阅读数量上增加,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学会写作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自如地参与到不同的交际场合中;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辨别是非。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书写速度加快;阅读的速度、准确度提高;写作条理更加清晰,题材和范围扩大;口语表达连贯、有条理、带有感情色彩;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培养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但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却是相互独立的。

如表3所示,澳大利亚英语课标内容包括语言、文学和读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细化的分支相互联系,而非块状拼接”。[8]在英语学习的背景上,语言的变化、文学的语境与读写运用的背景是相互联系的。了解到语言的发展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作者所表达的事件、问题、人物的观点,有助于学生了解来自不同文化或历史时期的文本叙述方式,更好地理解文学与语境。以小学一年级为例,在语言上,澳大利亚英语课标要求理解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同时理解语言的交互性;在文学上,要求认识到不同的文本和语境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模仿故事、押韵诗、诗歌、诗词的韵律;在读写上,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并能巧妙地使用语境中的文本,学会交流的技巧。澳大利亚英语课标强调语言、文学、读写三者的有机融合。这是因为了解语言的概念是基础,理解文学是拓展,学会读写、更好地与他人互动与交流是关键。

从课标内容看,中澳两国都强调基本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但我国对知识的要求重于对能力,阅读、写作和表达方面的要求,而且彼此之间相对独立。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则内容细致,在听说、文学、读写方面又细化到具体的分支与领域,可操作性强。同时在这些分支的基础上,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写作、表达的能力,而且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掌握英语语言的知识,更要求懂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和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改革的启示

基于科学性考虑,本研究只截取了澳大利亚英语课标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相对应的1-9年级进行对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的澳大利亚课标将大学以下的母语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制定和颁布,也就是说涵盖了幼儿园到12年级。其益处是,母语课标兼顾了对学生培养的连续性和全局性。因此,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的修订尤其要注意其上下承接性和义务教育九年的贯通性。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可以为我们提供如下启示。

(一)课标理念紧跟新时代步伐

以十九大提出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指导,我国新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应注重处理好“两个结合”、协调好“两个关系”。“两个结合”是指:一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铸就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公民;二是考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标,形成三者的有机衔接和贯通。我国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形势变化,突出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来完成语文促进人才培养的责任。[10]相应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也应把握上述四方面。“两个关系”是指:一是协调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民族多样性的关系,关注全体学生语文学习的达标水平;二是协调好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发展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母语的社会化功能——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重视学生学业卓越的发展理念。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曾指出,“个性化的阅读与体验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11]

(二)加强学年目标的发展梯度

我国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从三维目标出发,重视知识的培养,同时强调通过语文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精神这一整体性社会目标。在新版的课标制定中,应该注意加强学年目标的发展梯度,注意“两个贯通”与“一个递进”。“两个贯通”是指:一是总目标与具体学年目标的有机贯通,总目标应以梯度的形式体现在学年目标中,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螺旋式上升,促进总目标的实现;二是增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能力这些分目标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语文课标修订组组长王宁教授在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时指出:“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不是单独的技术训练,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目标不能分解开来,单独施行和实现。”[12]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逐级学年目标,也应该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融会贯通和相互促进,而不是割裂开来,综合素养的提高必然是建立在听说读写基础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一个递进”是指:各个学段的目标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体现出课标内容的梯度变化,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细化课标内容以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对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内容的修订来说,应该把握好“两个转变”。第一,课标内容从宏观设计到微观细化的转变,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行拓展,增加细化的分支策略,除了规定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目标外,还应在课标中呈现如何阅读、写作、交际、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增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的操作性与指导性。第二,课标内容从知识培养到以知识为基础并提升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在侧重识字、阅读、表达、书写的基础上,关注学生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了“思维发展”的内涵,从“演绎”、“归纳”、“类比”、“比喻”到“直觉与顿悟”、“联想与想象”、“批判与发现”,十分强调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13]因此,一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标应增加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包括发现和解决问题、想象、批判性思考、推理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知识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思想、价值、逻辑等的蕴涵[14],帮助学生适应和融入生活。另一方面,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跨学科和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在语文课标内容中要有所体现。基于此,使得语文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融入社会。

猜你喜欢
学段课标母语
母语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